《杭州运河(河道)文献集成》(第21册)是《杭州全书》下属《杭州运河(河道)文献集成》的第二十一册。本册主要收录清末民国时期杭州有关运河河道的报刊资料,内容分法律法规、公文、讯息、专件、研究和其他六个部分。采集资料范围包括:1.朱家骅编《浙江民政月刊》(1929年);2.周象贤编《市政月刊》(1929年);3.陈屺怀编
《杭州运河(河道)文献集成》(第17册)是《杭州全书》下属《杭州运河(河道)文献集成》的第十七册。本册主要汇集有关杭州运河(河道)的诗词,总计约2000首。全册诗词均选自《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诗》《全宋诗》《晚晴簃诗汇》《国朝杭郡诗辑》等,并兼顾一些作者的别集。作品的时间跨度从先秦到清代,体裁包括绝句、律诗、古
本书为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重点打造的“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丛书项目。本文以丰沛的诗性和饱满的激情书写了中唐一代文学大家、被后人誉为“百代文宗”韩愈的传奇人生。通过对韩愈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以及前世今生的描述,展示了传主韩愈的鲜明性格和生命华章,充分勾画了那一时期的社会生态与文坛面貌。对非虚构文学作品来说,该书又以令人
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这些宝贵的文物常常面临着被破坏、损毁的危险。因此,保护与修缮不可移动文物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博物馆作为文物的守护者,更是肩负着这一重任。本书从博物馆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修缮理论与
本书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剖析,探讨其与现代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并寻求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生长点和价值体现。本书将从多个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包括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价值体系等方面,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传统文化图景。同时,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面临着逆全球化、狭隘民族主义、地缘政治等外在威胁,又经历着
该志书是《鄂托克旗志》续志,上限至1990年,下限至2007年。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志书首设彩页、序、说明、概述,大事记。主体分为行政区划、地理、人口、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政治、文化等33篇、155章、580节。篇末缀名人和附录。结构分为篇、章、节、目、子目、项6个层次。全面、系统、真
本书是一部路桥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图录。本书精选馆内200余件珍贵藏品,品类涵盖石器、青铜器、玉器、竹木牙雕以及明清瓷器等,通过多角度的高清图片,详细的文物工艺介绍与专业的历史知识打开路桥千年发展的历史画卷。路桥文物承载了路桥先民用石器敲开的文明曙光,展示了路桥的市井烟火,记录了路桥生活变迁的历史留痕,那些被文物记录下的
《尘封的旅顺口》是一部旅顺口俄、日殖民统治时期的历史图片图册。根据其照片内容分军事设施、教育设施、商业贸易、城市设施等专题。这些老照片多数是首次与广大读者见面,拍摄时间是从清朝末期至沙皇俄国和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旅顺口是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战场,遭受了俄日两个侵略者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它见证了中国近代中华民族
本书出版的主要目的是宣传海南旅游资源和东坡文化,为自由贸易岛建设助力,并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图册中苏东坡的IP形象是参考苏东坡在海南时期的形象进行创作,内容的编写调研了苏东坡在海南时期的行迹和经历,邀请了苏学与专家作为顾问。书中伴随着极具丰富的东坡诗词与故事,还有色彩绚丽的手绘插图,介绍了海南的东线、西线和中线不同
本书是集中介绍天水市博物馆中具有代表性石器文物的图册。书中收录了近百种石器文物,主要包含新石器时代穿孔石斧、齐家文化石锯、秦代石圭、北魏背光石佛造像、隋代石枕、明代石狮等。文物图片均由高光谱成像仪扫描而成,清晰度、还原度极高。此外,书中不仅对石器的尺寸、规格做了详细介绍,对其形状、用途也做了解读。这些魅力独特的石器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