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启龙(19132003),江西永新人。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自1928年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这部回忆录主要是根据谭启龙同志生前自述、有关历史资料以及谭启龙同志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经过加工整理,编辑成册。书稿分15章:16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历,在湘鄂边界闹革命,在华中敌后战斗,参与
本书展现了北京内城、外城和皇城自1860年北京首次有照片资料到20世纪60年代的图片资料,本书精选了450幅图,呈现了这一百年间老北京城门城垣较清晰的旧影。通过这些影像的拍摄者和传播者,使我们如今得以领略关于这片土地的记忆老北京的城池建筑和风貌。紫禁城荣幸留存至今,暂不在此书之列。 本书以历史影像作为时间轴线,加以叙述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是海内外第一部研究梁漱溟的专著,作者深入考察了梁漱溟的成长背景、思想发展轨迹、重要社会活动,并将之置于世界性反现代化思潮的大背景下予以解读。作者提出,在20世纪的风浪中,梁漱溟保持了儒者的传统和骨气;他一生的为人处世,大有孔孟之风;他四处寻求理解和支持,以实现他心目中的为人之道和
一本呈现费孝通独特一生的传记。 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其《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等著述已成为经典学术著作,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人。 全书把费孝通近百年人生分三个时段:第一个为19101949年,是他成长、留学与以学术扬名海内外的黄金时段;第二个为19491978年,费孝通从清华
《名伶访问记》是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报纸、杂志上登载的一些著名京昆剧演员访谈的编集,其中也有许多前辈京剧演员如田桂凤、侯俊山、龚云甫、陈德霖、王长林、高四宝、裘桂仙、王琴侬、时慧宝、钱金福、尚和玉、金仲仁、王凤卿等。访谈主要内容为被采访演员的家族历史、表演轨迹、表演剧目、表演技术、表演理念等方面的阐述,涉及梨园掌故、皮
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可读性强。作者把事、史、论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将严肃的党史国史问题阐述得通俗易懂,是一部关于党史国史的学术普及佳作。 作者罗平汉教授是我国著名党史专家,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
《长江镇江段(京江)历史文化研究》一书分为南渡北上以水兴城山水相雄江上沙洲津渡浦口江防重镇通商口岸轶事聚珍八章,目的是用简洁的文字还原京江及其沿岸的风土人情、文化脉络、历史变迁,让更多的人知晓镇江、爱上镇江。京江既有长江文化中共有的多种文化现象,具有共性;又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的各个阶段发挥的关键作用而彰显特色
本书为四川大学通识课教程。本书有四个关键词:文学、艺术、人性、底色。贯彻品文学:观历史风云聚散;读艺术:察文化实力厚重;参人性:鉴时代烙印浅深;悟底色:别民族心理特色的创作理念。本书每一章的内容都关乎对俄罗斯民族的认识,将俄罗斯的近现代发展之路作为贯穿本书的主要线索;虽然每章的内容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合到一起就形成了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文学巅峰之作,以史诗般的笔触聚焦人类文明史上14个决定性瞬间。从拜占庭帝国因一扇未锁的小门走向灭亡,到亨德尔在中风瘫痪后奇迹般创作出《弥赛亚》;从拿破仑因格鲁希元帅一分钟的犹豫输掉滑铁卢战役,到列宁乘坐封闭列车穿越欧洲点燃俄国革命。茨威格以小说般的戏剧张力,将历史的偶然
本书立足新见碑志,探究北魏至隋唐胡汉之间既互为异质又两相融合的民族关系,以此追溯胡姓家族的渊源与发展,丰富中古时期民族交流融合的研究案例,进一步深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规律;分析西北地区胡汉杂糅、中外对峙特殊背景下所形成的军事制度、边防地理等,把握历代王朝对边疆的经略政策,补足西北边防史的细节与脉络;填补正史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