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瞿秋白的革命历程就义后历史评价的波折,妻子杨之华和养女瞿独伊的经历。附录《多余的话》、杨之华《忆秋白》等。
《纲鉴易知录》107卷,是清代学者吴乘权编纂的纲目体史书,记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至明末的历史。本书取材于《通鉴外纪》、《通鉴前编》、《通鉴纲目》、《明纪钞略》等史书,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大事删繁就简地编成一部完整且简明易懂的中国通史。 邓小南教授主编、岳麓书院承担编撰的《纲鉴易知录评注》,以1925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本书是一部历史通俗读物,从后金-清的兴起,到南明灭亡、郑氏台湾降清,相对完整和连续地叙述了明清(后金)战争、农民起义、党争、南明弘光至永历的多个政权、各个主要抗清势力的兴衰变化等。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地域差异等多方面深刻探讨分析了明亡清兴的根源。 本书在查阅大量史料和著作的基础上完成,力求脉络清晰以及事件和人物的准
《合肥传:那一抹大湖名城的风景》是丝路百城传丛书的重要读本。合肥是一座独特的历史悠久的城市,素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誉,其历史可追溯至周武王分封之庐子国,名出《史记》,源自两淝,上下三千余载。本书以十大章从多角度呈现合肥的历史和现状,从地名变迁、名人故事、美食趣闻,非遗民俗等入手,体现其在历史、文化、交通、科技、教育、
《台北上河图》分为上下册,上册,主体即为不间断的手绘台北城市街景变化图档,配以1000余条民生新闻,记录台北从古至今的种种变迁、事件、政策改变等,新闻大都有图绘场景一一对应,从各个方面展开,呈现了生动的、富有烟火气息的城市百态;下册,绘者叶子以查访到的老照片为蓝本,重新绘制历史事件或家族图谱,另有作者邀请近20位亲朋好
上海公共租界华人参与市政管理的问题萌芽于晚清,历经清末、民初之不断发酵,一战后成为该租界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华人团体经过反复的呼吁、斗争和交涉,最终获得参与市政管理的一定权利,打破了外侨对市政权力的垄断,不仅使当地华洋关系发生深刻嬗变,而且为中国政府部分收回该租界主权提供了协助,同时有力推动了其他租界华人参与市
里斯本,这座拥有2000年历史的葡萄牙首都,有过辉煌,也有过黑暗。1755年的地震及其所引发的海啸、火灾,给这座被困在西班牙与大西洋之间的古城负上了沉重的伤痕。里斯本的故事是一个从灾难的灰烬中涅槃的故事。旅居里斯本逾30年的英国记者巴里·哈顿,以其对这座城市深切的爱、诗意而亲切的文风,带领读者漫步里斯本的
本书是一本城市传记,重点阐述东莞的历史文化、经济建设、风俗民情。全书分为三个篇章:历史文化篇,重点介绍东莞的广府文化、粤曲、粤剧,袁崇焕、罗亨信、伦明等历史文化名人以及虎门炮台、袁崇焕纪念园、可园等名胜古迹;经济建设篇,着重介绍东莞世界制造业之都的前世今生,讲述东莞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展对外经济、科学技术创新、现代服务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变革与转型,分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特征,从理想人格角度对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内涵做了深入发掘,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美育等做了宏观考察,并对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变做了整体阐述。本书章后附有大量经典文选,同时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考与研讨题,
本书为纪念谢晋导演诞辰百年,由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所编写。谢晋,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艺术家之一,他创作了一批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经典电影,铸就了引发几代中国观众共鸣的集体记忆。他的电影堪称新中国历史的一面镜子。为深切缅怀和致敬这位电影大师,上海电影集团、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联合拍摄系列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