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梳理近代上海婚礼演进历程,探讨近代上海婚姻文化和社会转型关系的学术性专著。全书以绪论最特别的人生礼仪开篇,分6章分别阐述了在沪西人的婚礼、华人对西式婚礼的接纳、西式婚礼被接纳之缘由、传统婚礼的时代因应、文明结婚的盛行、社会生活的反馈。本书从沪上西式婚礼的传入及其对华人的影响、传统婚礼的延续和变异,以及文明结婚
本书选取南宋从治世转入衰世的宋光宗、宋宁宗两位帝王作为研究对象,从内禅闹剧、庆元党禁、对外战事、权相专政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会问题,也剖析了光、宁两朝的南宋不由自主地走向衰微的历程和原因。本书认为,南宋历史走向的逆转正是定形于光、宁时代,南宋皇权的一蹶不振和权相的递相专政始于这一时期,嘉定初年爆发的纸币信用
本书稿是上海东方卫视访谈类栏目《可凡倾听》2023年精选本,共收入唐嫣、胡歌、董勇、陈龙、何赛飞、赵丽颖、吴越、宋佳、牛犇、王宝强、叶辛、万方、水庆霞等文体界名人访谈35篇,分为风华繁盛风韵犹存风姿绰约风采依旧风光永驻风景独好风骚各领风云际会风雨兼程9个栏目。《可凡倾听》栏目是一档以传播精英文化为主旨的文化名人访谈类节
这是一本和苏东坡相遇的十个故事。在花褪残红青杏小的季节,遇见苏东坡。感受他的兄弟情谊。在正是橙黄橘绿时的岁月,遇见苏东坡。体察他的宦海沉浮。万谷酣笙钟,遇见暮年苏东坡。管他清风急雨。千里共婵娟,遇见AI苏东坡。畅想元宇宙的未来。 这一生,何妨吟啸且徐行。每一次遇见,都是新鲜。
《陈寅恪六朝隋唐史论》以陈寅恪先生在史学领域的著述为基础,精选其史学专著与文集中极具价值、可彰显其学术高度的代表性文章,编为一册。选目出自《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寒柳堂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通过对陈寅恪先生史学成果的提炼,更为清晰地反映出其在中国中古史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使普通读者
今西藏中路以西,南京西路、人民广场一带,作为稍后形成的新兴商业街区,有着和传统的南京东路、外滩一带截然不同的摩登时尚风貌,并在多个领域领一时风气之先。本书选取该地域的17处街道、建筑、历史遗迹,包括国际饭店、金门大酒店(原华安大厦)、上海体育大厦(原西侨青年会)、长征医院(原宝隆医院)、功德林素食处、大光明电影院、上海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地域符号和文化密码,滚滚波涛串起了一部上海近代史。作为一条单纯的水路,黄浦江在晚清之前是相当寂寞的,但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它担当起打通东西方文明通道的使命,输入西方文化和思想、工业革命成果、新的生活方式以及都会的时尚风气。而中国传统文化和上海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现代文明也在此起航,劈
本书303位人物肖像全部是人文学者、社会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以年龄为序,最年长者是出生于1892年的朱屺瞻,最年轻的为1938年出生的戴敦邦,作者为每人编写了生平成就简介。在步入1990年代之时,作者有感于二十世纪行将结束,为此在上世纪1990年代的8年时间里,专注于对二十世纪学林文坛、硕果仅存的杰出人物进行广泛考察
用青少年的故事感染青少年,用成长的故事引领成长。本书讲述杨槱、王振义、褚君浩、江欢成、陈凯先、张旭、谭蔚泓、朱美芳、朱敏、樊春海等10位院士的成长故事,从中,青少年儿童将了解到不同研究领域、不同研究方向的优秀科学家,年少时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经历,以及如何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从而萌发科学探索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本书立
理解精神分析的zui佳方式仍然是追溯其起源与发展。Freud,1923a(1922),《弗洛伊德:全集(德文版)》第十三卷,21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全集(标准版)》第十八卷,235 作为心理治疗中zui为历史悠久、目前(国内)发展zui成规模的流派,精神分析以其复杂和深邃而闻名。面对这一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