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文献史料集成》一套七册,以繁体点校的方式,完整收录现存于国内的已刊刻或整理印行的有关琉球王国的文献,共计一百余种,近三百万字。历史上的琉球王国,是指从1429年尚巴志建立统一政权起,到1879年被日本吞并为止,在日本九州和中国台湾之间的琉球群岛上存续了450年的一个统一王国。本书汇辑1879年前的文献史料,包
本书采用了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专记金陵名胜古迹,保存了大量富有价值的珍贵历史资料,为前来金陵访古览胜者提供便利。书中内容分城郭、山水、寺观、祠宇、园野、陵墓共六门十卷,然后每一大类按照城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的顺序,对南京名胜古迹逐一进行介绍。脉络分明,一目了然。开创了用方志体例撰写旅游书的新形式,采用
陶庄镇原称陶家庄,因村内陶姓居多而得名。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记述陶庄镇发展历史的资料性著述,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更是记述陶庄镇历史文化的志书。本书分为镇情概览、产业经济、教卫文体、乡镇建设、乡镇文明、和谐乡镇、红色记忆、民俗风情、人物等章节,着重展示了陶庄镇人民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创新拼搏,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本书客观记述潘楼村的自然禀赋、风物嘉华、历史积蕴、乡情民俗和时代风貌。本志以设大事记、村情概览、乡村建设、古村风貌、特产美食、村落文化、名村名人等篇目,虽横陈百业而摄其精萃,纵览千年沧桑却留其风华,既通贯古今又紧扣个性。全志在遵循志书编纂传统规律的前提下,锐意创新、开合有度,是一部体例严谨、特色鲜明、资料翔实、文风清新
本书专记明初以来金陵掌故,上涉国朝典故、名人佳话,下及街谈巷议、民风琐闻。作者交游广泛,老而好学,所记信而有征,金陵人金陵事是此书主要内容。是书采用笔记体,所记文字长短不一,风格或庄或谐。其专记文学者有曲品、诗话等名目。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金陵社会风俗的写照,也是金陵地方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又如海瑞事迹、倭寇犯南京等记载
本书包括马令撰《南唐书》和陆游撰《南唐书》。马令《南唐书》仿效欧阳修《新五代史》笔法,卷首文末多有序、论,历来褒贬不一。然其“诛乱尊王”的初衷,确实无可厚非。其记人,多引诗话、小说、俚语等,虽显杂芜怪异,然为后世了解南唐及宋初的民俗风情,提供了真实的资料。以纪传体正式记叙南唐史事,马令此书为现存首创,故功不可没。陆游撰
《儋州旧志》(全四册),包含明代(万历)年《儋州志(万历)》清代(康熙)年《儋州志(康熙)》和民国《儋县志(民国上册)》《儋县志(民国下册)》四册内容。作为早期的儋州地方志书,在留存儋州历史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儋州志(万历)》于明代万历年间由曾邦泰等纂修而成,是儋州现存的第一部志书,本次整理重印,以书目文献出版社《
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盛京三陵(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4年适逢沈阳故宫和盛京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特编写《世界文化遗产地:清沈阳故宫及清永陵、福陵、昭陵
该书由朝阳市市、县两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的及从国内其他档案馆收集的与朝阳有关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档案汇编而成,拟通过历史档案的真实再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介绍档案中的朝阳历史,特别是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历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元史·拜降传》史源探讨及其事迹补正;元代“木怜等九站”线路走向初探;金坛张氏与元末江南文人之交游——以《良常草堂图》为中心;从地方社会治理看元代社制的流变;忽必烈“赐刘整手诏”及相关问题考辨;谣言“妥欢贴睦尔是瀛国公赵之子”研究;成吉思汗推举“别乞”与其政治意图;崇祯十一年明朝在清属归化城土默特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