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约27万字,是目前对周贻白戏剧史学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作者聚焦周贻白对20世纪中国戏剧史的架构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重点选择了1936年至1949年戏剧史学为研究对象。同时,对周贻白治中国戏剧史的三种观念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论述,并对周贻白的戏剧史研究形态进行了概括,以及从艺术形式角度考察周贻白的戏剧史学研究。
本书讲述了故宫、天坛、平遥古城、西递宏村、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历经600年风雨,作为中国曾经的政治权利中心——故宫,在其红墙黄瓦之下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天坛最初是谁下令修建的,体现了中国什么样的祭祀文化?有着2800年历史的平遥古城,100多年前竟然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一两个世纪过去了
云南建水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享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称誉。建水古城最早为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扩建为砖城。它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经过12个世纪的建设,仍有50多座古建筑遗存至今。该书以现存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典型代表性传统建筑聚落个体为切入点,通过精美的摄影图片与文字说明,向世人展示
本书稿是一部全彩画册,以图文混排的形式,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的4道隋明长城、23座古城堡、3座关楼、4座战台、169座烽堠。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书稿将中国古代的这一军事防御工程清晰、详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书稿分为5部分:盐池县长城保护利用概述、厚重的盐池长城文化、历经磨难的盐池长城城堡、
宁夏有西周、战国、秦、汉、隋、金、明等朝代修筑的长城,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本书稿以长城与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为主题,全面、翔实地介绍了宁夏境内长城的分布情况、构筑组成、历史故事、影响作用等。书稿共八章:宁夏长城知多少、多民族“三交”的纽带、长城的构筑、雄关烽燧今犹在、长城古堡话春秋、守望长城见和平、
宗璞,1928年生,祖籍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在小说、诗歌、散文、童话、翻译等方面颇有成就,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先后担任《文艺报》国际组组长、《世界文学》评论组组长以及《女作家》《小说选刊》《散文世界》编委,被列入国际作家名人录。宗璞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作家,其作品曾获得全国首届
本书是丽水市档案局吴利明老师为革命英烈刘英所作的传记。作为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浙江最后一位省委书记,刘英策应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保卫闽浙赣基本地区及邻近游击区域,重建浙江革命基业,为中国革命在南方建立支撑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读者通过阅读走进、了解这位为革命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既能传承红色基因,也能增强的爱国情怀
本书是“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之一种。非遗传承人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本书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阳竹编”的代表性传承人何福礼。书中附有传承人个人年表、文献图录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本丛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存续状况、传承保护等方面叙述项目的基本概况
本书是“跟着诗词游浙江”书系之“钱塘江诗路”卷。钱塘江诗路以富春江—新安江—兰江—婺江—衢江为主线,是一条诗情画意的水上画廊,留下了1000多首唐诗宋词。本书以诗为起点,以路为依托,以场景、故事和风物为叙述载体,记录蕴含于自然风光、传统村落、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代生活空间中的浙江人文风韵,以此传递出诗路浙江所
本书是“跟着诗词游浙江”书系之“大运河诗路”卷。大运河诗路主线沿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域为核心,是历代诗人寻迹江南的重要文化水脉。本书以诗为起点,以路为依托,以场景、故事和风物为叙述载体,记录蕴含于自然风光、传统村落、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代生活空间中的浙江人文风韵,以此传递出诗路浙江所包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