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总结国内外森林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广西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体系优化与拓展。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为基础,研究森林生长与消耗变化机理与规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森林资源的网络化与网格化监测监督管理,耦合生态系统定位监测数据,为建立广西森林资源与生态状
本书以专家写专题的形式,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来在寒地野生大豆研究与利用方面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从中国野生大豆的搜集与保存、遗传多样性、起源与进化、种群生态学研究、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基因组研究、形态与结构研究等方面,全面展示了我国在野生大豆研究与利用方面的科研水平,代表了当今国内外在此研究领域的领先水平,具
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保水剂农业应用及其效应研究进展;第二章阐述了不同保水剂制成凝胶对土壤性状、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三章研究了不同保水剂与细土混施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第四章主要研究了连续施用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质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第五章阐明了不同保水剂与肥料配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及马铃薯
本书以基于遥感的草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识别为研究目标,主要包括草地类型遥感识别方法、草地类型时空变化识别与驱动力分析、草地变化空间格局识别与驱动力分析、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识别与驱动力分析四个部分内容。相关方法和研究结果对我国北方草原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可供草原、生态及灾害等相关科研、教学、管理等人员提
本名录收集了树木园2019年以前收集种植的树种,记载树种123科547属1424种、变种、品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24属63种,被子植物114科523属1361种。各科排列系统:裸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被子植物按哈钦松系统,属种按其拉丁学名的字母顺序排列。中文名、拉丁名原则上以FloraofChina、《中国植物志》《中国
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杂粮生产与加工特色学科,三横三纵项目,博士启动基金的支持下,我们于2014-2020年对黑龙江杂豆田节肢动物构成成分和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整理出了完整的黑龙江省杂豆田害虫及天敌名录,明确了豆蚜、红蜘蛛为杂豆田优势害虫种类,对杂豆的危害较严重。进而对豆蚜和红蜘蛛这两种主要害虫的发
本书共13章,内容包括:农业文化遗产、小站稻的演化与发展、小站稻演化发展的特征及其对当代的启发、生态与环境价值、经济与生计价值、社会与文化价值、保护与开发的总体策略等。
本书综合考虑农业发展情况、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农机市场和贸易规模等多种因素,选择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和菲律宾八个国家,从农业生产规模与结构、农机化发展历程与现状、农机市场贸易规模与结构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
本书集理论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综合了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团队十余年来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牛磺酸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在刺参免疫调控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概述了水产动物功能性氨基酸营养,介绍了牛磺酸的自然存在形式、工业化生产及在产业研究中的现状,并从不同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及抗应激能力、肠道健康及消化
本书内容包括: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胆汁酸的来源、组成与生理功能,胆汁酸在普通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胆汁酸在特种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胆汁酸在家禽养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等5章。本书全面介绍了胆汁酸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营养原理以及具体投喂方法及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