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融入最新职业教育理念,将思政元素根植其中,以体现“能力本位”为设计思路,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特点和教学规律,以行动导向六步法(任务准备→任务筹划→任务实施→任务演练→任务检测→任务评价)教学模式为依据,在尽可能精炼展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解读核心技能知识,引导学生建立岗位工作逻辑。教材在每个任务的最后还制作了模拟
本书是国家基金项目丛书之一。从我国资源紧缺、老龄化、环境问题、技术赋能、国家政策支持等基本国情出发,概述了无人渔场的缘起和无人渔场的基本系统组成,重点阐述了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装备、机器人和系统集成在无人渔场中的基本作用和技术原理;通过对无人池塘、无人陆基养殖工厂、无人网箱养殖与海洋牧场、无人养鱼工船、鱼
本书选择温带森林比较常见和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和植物种类,侧重阐述这些种类的生态习性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从长白山森林的结构、种类组成及演化等特征,介绍森林动物的知识和生态学知识。根据长白山温带森林典型地带性的红松阔叶林为背景,从松鼠、红松、捕食者的相互关系,讲述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通过松鼠的生态习性,讲述森林里发
“畜禽繁殖与改良技术”是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司〔2000〕19号)、《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的有关精神,按照国家、省级“双高计划”畜牧兽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改革的需要,依据国家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
本教材包括5篇共38章。 第一篇园林植物遗传学,在 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 基因组学、数量遗传学和群 体遗传学的基础上,重点阐 述了花发育与重瓣性、花色 与彩斑、花香、茎发育与株 型等重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规 律。第二篇园林植物育种学 总论从种质资源与引种驯化 ,经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利 用、诱变育种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多样性也面临诸多威胁。为掌握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动态、加强区内资源管护和物种保育工作、强化自然保护区职能,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到2017年通过建立样地加强对保护区内植物多样性变化监测,2023年又
本著作共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围产期奶牛后肠道菌群和乳汁菌群的时序变化特征,确定了与奶牛血液指标相关联的潜在标志菌群,以及初产奶牛、经奶奶牛在泌乳初期乳汁菌群中与乳成分相关联的特异菌群,其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合理利用相关菌群改善围产期奶牛健康水平及开发益生菌制剂、促进奶牛产出高附加值生鲜乳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
本教材是本科园林专业 进行全面调整后教学内容和 教学体系改革的成果,是为 适应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需 要而修订的教材。本教材由 绪论、第1篇、第2篇、第3 篇共4个部分组成。绪论部 分主要介绍了草坪和地被植 物的概念、作用及发展动态 。第1篇为草坪篇(第2~5 章),较系统地介绍了草坪 植物形态特征
本书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项目驱动,突出工学结合,直接对接如生产部的饲料保管员与车间中控、饲料投料员与车间中控、饲料制粒工、成品打包工,品控部的采样员和检测员等实际岗位,主要包括饲料生产与利用基础知识认知、原料的识别与利用、加工与生产、品质控制、新配方的设计与研发、饲料的利用与畜禽养殖实用技能等项目内容。本书采用实训
本书是作者基于长期身处产业一线的区位优势,对咖啡园杂草的发生概况、种类、为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并精选了300余幅杂草相关高清鉴别照片编制而成,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当前云南咖啡主产区杂草的种类、分类地位、生长习性、危害及当前咖啡园绿色控草关键技术。书中介绍了200余种杂草,重点突出杂草的分类地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