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占彪在访学期间对巴黎深度探访的记录。作者参考权威的法文材料,结合中国人特别是晚清时期中国人对巴黎的记录,写成这本涉及巴黎历史、人物、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考察笔记。跟随作者的笔触,就像跟随一台摄影机,通过“镜头”,“窥视”巴黎一些不易被访问的地方,如总统府、桑代监狱、地下墓穴、巴黎下水道、巴黎的
燕飨是古代礼制的重要内容,涉及周天子招待国君、诸侯招待贵族、贵族之间等不同层级。历代礼学史上对于飨礼聚讼千年,未有定论。该书利用甲骨、金文等出土材料,结合相关传世礼典文献,以先秦至东汉时期[即一般所言“早期中国”(EarlyChina)所述时段]燕飨礼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祭礼与飨礼的关系、飨“尸”的过程,以及古礼中“宾道
《汉江流域城市群珍档荟萃》汇集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河南省南阳市,湖北省襄阳市、十堰市、荆门市、孝感市、随州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以及神农架林区等汉江流域13个城市的市情概况与当地综合档案馆馆藏的珍品档案。书籍按照一城一篇章来布局,主要介绍两大内容:一为市情概况,囊括各地历史沿革、资源禀赋、文化特色、产业格
本书为敦煌学专家金滢坤先生的个人专著,从民族、社会、历史和教育四个方面分为4篇16章系统讲解敦煌写本中记载的唐五代时期的敦煌民族、社会、历史、教育情况,内容全面发凡颇多,颇受学界关注。书稿中的部分内容曾作为20余篇论文在《民族研究》《文史》《文献》《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厦门大学学报》《敦煌研究》等刊物
本书以大量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珍贵历史图片为写作线索,将旧日影像的研究脉络与19271949年的历史紧密相连,给读者勾画了一长串在一定时期内趋于稳定的民国社会图景:跟随作者风趣的行文和一张张精心挑选的老照片,我们看到历经短暂安稳岁月的民国,看到抗战十四年间的血泪困苦。但同时,中华民族的坚韧、友爱、团结等优良品质也悉
本书以大量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珍贵历史图片为写作线索,将旧日影像的研究脉络与民国初年的历史紧密相连,给读者勾画了一幅跃然纸上的民国初年社会图景。跟随作者风趣的行文和一张张精心挑选的老照片,我们看到在时代交叉点上诞生的民国,它充满新生的气息,但却有各类势力的暗流汹涌;同时,还夹杂着新旧更替时期的尝试与阵痛。
本书以大量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珍贵历史图片为写作线索,将旧日影像的研究脉络与晚清历史紧密相连,给读者勾画了一幅跃然纸上的晚清社会图景:跟随作者风趣的行文和一张张精心挑选的老照片,我们看到古老王朝最后的余晖,那里集结着时代潮头的困惑与茫然、自救与奋斗;同时,还看到晚清日常社会的缩影和普通人的文化心态……在这里,有关晚
那曲市是中国目前平均海拔最高、国土面积最大的市,战略地位重要,是沟通高原与周边的通达之地,同时也是连接高原与中原的重要交通廊道和高地,形成了多条固定的官道、商道、巡边道及旅道等。本书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立足那曲实际,放眼区内区外,通过实地勘察、人物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藏北古道,如自然
本书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回顾了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在《四十自述》中,胡适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求学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接受私塾教育、上海求学、赴美留学,到开展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
本书以目录学方法为核心,并综合运用版本学、简帛学、古文字学、音韵学、文体学、思想史、学术史等多学科手段,对迄今已经公布的简帛书籍做出叙录。叙录的内容项包括:出土时间地点(发现时间地点)、简帛及文字数量、简帛形制、文字属系、编连及释读情况、文献类别、书籍的学派属系、文体种类及特征、文献断代、主要内容、学术源流及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