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时期聚落形态的演变、国家权力在基层社会实现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战国秦汉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书以战国秦汉聚落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里耶秦简、岳麓秦简和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等简牍资料以及河南内黄三杨庄遗址、山东枣庄海子遗址和辽宁辽阳三道壕遗址等聚落遗址资料,坚持“长时段”研究,深入探讨了聚落形态演变与地理
军饷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始终受到明政府的重视,对明王朝的财政、军政乃至其政权的兴衰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介绍卫所系统的领导体制、组织编制入手,在考察明代军额的基础上,对军饷的供应、发放、管理、监督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考察历史的新视角,以更好地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
本书是作者对老领导陈素芝的真情追忆。作者作为陈素芝同志在担任辽宁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和副省长期间的秘书,以身边人的视角,平实的语言,生动记述了陈素芝同志从一名军工企业普通女工,一步步成长为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省首位女副省长的传奇经历,以亲身经历的往事,至爱亲朋的追思,串联起陈素芝同志非凡人生所呈现的党性的纯真、人格的高尚
本书为作者用10年时间打磨而成,以《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为蓝本,结合近年来的最新史学研究,用通俗流畅的文字讲述唐朝三百年历史,共八卷。第七卷为《四祸叠加》,讲述从唐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到宣宗的五朝历史。中唐时期,唐朝社会形势严峻,危机重重:藩镇方面,元和削藩的成果付诸东流,新的藩镇割据一方;宦官方面,宦官集
17—18世纪,当“中国风”吹到欧洲,“中国”便成了欧洲人关注的焦点。孔子及儒家经典被引入欧洲,孔子被称为“哲学家”,儒学被称为“哲学”。欧洲人这才发现,中国人除了有丝、瓷、茶,还有欧洲人所说的那种“哲学”。随着理性的上升,“哲学”的地位日益提高,以理性取代神性、取代宗教,而与神学平起平坐了。不仅如此,“哲学”还赋予国
胡里奥·科塔萨尔终其一生都在经历一场诗意般的突围:用幻想构建现实,用行动打破幻想。他的作品如爵士乐般充满着幻想与即兴的成分,就像随时可能从人嘴里吐出兔子。本书作者跟随传主脚步跑遍法国、西班牙和阿根廷,采访了科塔萨尔的妻子、亲友和同事,并实地考察了他创作《跳房子》的房间,结合历年书信与档案,探寻他的创作秘籍。本书此前已被
工匠精神是企业历经百年而不倒的秘诀,是品牌屹立世界之巅的利器,更是一种生命态度。其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本书采用人物介绍、人物成长小故事,人物典型事例记录等形式,所写的不止是人物的成长经历,更有他们不同人生节点的选择、思考和感悟。这些人物的精湛技能、创新事迹和他们所体现的
考古,在许多人眼里,神秘而陌生,有如雾里看花。不少人提起考古,浮现在脑海的是与考古风马牛不相及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等悬疑探险类小说。了解多一些的,大多也止于央视“探索·发现”频道等的纪录片叙事。近年来,网络上对三星堆遗址等重要考古遗址的解读也五花八门,更使读者摸不清门道。考古这门学科究竟是干什么的?它又是怎么来的?
该书概述了古希腊的部分历史和公元30年之前的罗马史,重点展现了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转型的历程,其中有关提比略的历史记载,可与塔西佗《编年史》、苏埃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等文献中的相关内容形成参照,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罗马历史简编》叙述了从罗马建城到公元364年的罗马历史。该书成书于公元370年,题献给君主瓦伦斯,书中材料可能源自李维、弗洛鲁斯及已佚的后世作家,叙事专注于战争和政局演变,语言平实、洗练、流畅。全书含10卷:卷I~IV叙述了王政时期历史及罗马共和国对外征服战争,止于朱古达战争;卷V~VI叙述了共和国末期的内战,始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