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六个章节,以苏轼一生的经历为线索,讲述了苏轼出生、读书、初入仕途、三升三降的跌宕一生,勾画出一个完整的苏轼形象。附录部分提供了苏轼生平年表,梳理了苏轼的生平事迹,另外还精心整理了苏轼的词、诗、文名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苏轼,体会名家的文学素养和思想情感。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道光童年大清始衰;内忧外患旻宁登基;道光择臣良莠不齐;回疆平叛张酋遭斩;选陵祭祖父子情殇;软硬兼施绥靖瑶乱;贸易摩擦国库亏空;武嬉文恬军争乏力;内阁更替禁烟奏凯等。
图说赫哲
本书共五卷,分为《笔谱》《纸谱》《墨谱》《砚谱》,是记载历代笔、墨、纸、砚原委本末及其故实。书中各谱的体例大致相同,首先叙事,次讲制作,三是杂说,四为辞赋。叙事重在说明定义、沿革及产地。制作则重在介绍制造技术。杂说讲述典故和轶闻。辞赋汇集了有关赞咏“文房四宝”的诗词。全书首尾相映,浑然一体。本书以“学海类编”本《文房四
本书分为六卷,从《史记》中选文51篇,包括“本纪”3篇,“表序”3篇,“书”3篇,“世家”9篇,“列传”33篇,约十万字,占全部《史记》的五分之一。本书在对《史记》选录上紧扣司马迁“爱奇”的审美倾向,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奇”文观念。其评点以文本鉴赏为基础,颇多精妙见解。另外,姚苎田从“文史之辨”的角度入手,对司马迁写作过
本书共八卷,为记述张岱亲身经历过的种种旧事的著作。它详细描述了明代江浙地区的社会生活,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其中不乏有对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的描写,但更多的是对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同时本书中含有大量关于明代日常生活、娱乐、戏曲、古董等方面的记录,因此它也是研究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等,曾用名多达50多个,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明清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还有上百个成语出自南京或与之有关。深厚的历
本书第1-3章介绍求学生涯与教育背景,包括在北京大学以及留学苏联时期所受的基础训练;第4-7章介绍科研历程以及重要研究成果,包括第一次直接证明了氢卤反应、铬雾抑制剂与氟利昂代用品的研制以及“陈试剂”的使用;第8章论述了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会获得“上海氟化学”美誉的原因。
本书作为《多语学习启示录丛书》的首册,以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附中”)的多语种优秀毕业生为切入点,向社会呈现这所被誉为“培养外语外交人才的摇篮”的外国语中学所蕴含的强大能量和独特魅力。
本书作者以唐宋两代代表性作家为主线,通过对唐宋社会环境、作家的文化心态及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深刻解读了唐宋两代的文化特征、文学风格及由唐至宋的文化及文学嬗变,为我们认识唐宋的文化情境、文人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