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是安徽师范大学发展与规划办公室李运明副教授一生教学与研究成果汇编。本书主要由学术性文章、普及性文章两部分组成,包括《试论查理帝国瓦解的原因》《大化革新与日本历史的曲折》《哥伦布的冒险与开拓精神》《史学的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等。其中有些学术论文发表于《历史研究》《史学月刊》等历史学核心学术刊物上,在学术界影响较大;
本书包含三部分内容:王苍研究、诸城王氏金石收藏考证、吕美荪女史年谱。本书建立在人物访谈、调研、诗文辑佚,尤其是丰富的收藏品基础上,重第一手史料和实物证据,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本书在青岛人文资料整理方面有全新的开拓,为“文化青岛”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王苍研究、诸城王氏金石收藏考证、吕美荪女史年谱这三个板块看似互不相关,
本书主要反映了贵州文化的独特之点,由引言、正文、附录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含了屯堡人的由来、石头的屯堡建筑、古老的江南着装、花灯与地戏、严密的宗族关系、独特的“方言岛”、重农、善商、崇敬的风尚、多彩的社会习俗、屯堡文化探幽、汉文化的一种特殊模式共十个方面的内容。
本书由“专论”“它论”“追思”三部分构成。“专论”有20篇文章,主要研究与屯堡文化有关的服饰、语言、建筑、习俗,并揭示了其独特性的一面。“它论”有4篇文章,即《古夜郎沿革及其先民》《濮人僚人辨》《明清“红岩古迹”考辨》《元杂剧盛与衰的再思考》,涉及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学,正是因为有作为支撑,这些研究成果是在大量真
本书是关于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进程的学术专著。“正统观”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全书从正统观的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官方史学活动与史官设置等方面,对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系统论述了正统观念在南北朝时期的演变及其发挥的作用。以较为新颖的角度对传统史学观念重新阐释,对大众较为关注的魏晋南北朝
“吴江时代工匠”是吴江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开拓者和实践者。2023年4月,吴江启动第三届“吴江时代工匠”寻访活动。活动有效覆盖吴江3200余个基层工会组织,初选人网络投票总数超50万,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最终,活动共评选出20名“吴江时代工匠”和10名“吴江时代工匠”提名奖。本书由苏州市吴江区总工
本书共8章,主要是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这个特性出发,精选中国文化史上经典史料并加以解读,从人文初祖、华夏始源开始,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再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着重突出中国文明的诞生、发展以及传承。
本书内容包括: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人心和善、群己合一的道德信念、和而不同、共生并进的价值追求、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政以德、抱德炀和的政治传统、保合太和、止战兴仁的军事思想、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交通成和、协和万邦的社会理想。
本书内容包括:同源共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九州共贯、各代一致的治理理念、多元一体、交融贯通的文化体系、胸怀天下、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家国同构、精诚报国的爱国主义传统、经世致用、应时治事的儒风主流、生生不息、以文化人的哲学理念、文化为纲、文明为纪的民族纽带。
本书内容包括: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思维、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精神品格、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物质文明、因时制宜、变法维新的政治文明、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传统观、穿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学术观、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文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