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西画东渐的艺术转化故事,即在意大利接受绘画教育的画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从事专业创作,并针对这种陌生背景作出调整与适应。本书主要围绕三位在意大利出生并接受教育的艺术家展开叙述,他们是乔瓦尼·格拉迪尼、郎世宁、潘通过耶稣会传教士组织进入清廷成为宫廷画师,自1699年格拉迪尼来到中国起,终于1812年潘廷章去世。本书
作者的集成电路职业生涯,从时间层面讲,贯穿从产业萌芽期到成长期的大部分过程,经历从2微米到0.13微米的9个世代;从空间上来看,更是贯穿产业制造中心从欧美、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转移到中国大陆的全过程。他的人生轨迹就像一粒硅原子一样行遍全球,与半导体行业的资本与技术转移的轨迹几乎共频。本书循着时间线索,记录作
本书是一部“世说新语体”中国古代文学家故事集。以小故事的形式来介绍文学家的生平趣事、作品金句,以及创作风格和文学流派,由点及面,形成一部别有特色的简明古代文学史。全书共收录约1000个小故事,按历史朝代分篇、排序,读者可以快速了解文学名人的生平和性情,掌握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和发展脉络,并收获无数课堂上不曾学过的妙语
本书分为大家名论、近论新研、经典钩沉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我看萧云从——在芜湖市“纪念萧云从诞生41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萧云从与新安画派;萧云从与姑孰画派的形成等。
本书材料,系根据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新疆吐鲁番所搜集的古代文物编辑而成。内容论文,有考察经过及遗物说明两部分,附有精致的图版。关于考察经过,叙述一九二八及一九三〇年两次在吐鲁番工作经过,除一九三〇年所发掘的墓葬已有专书论及外,本书则就在吐鲁番所调查者,如古城、古址、废寺庙等,作一较全面的叙述,墓葬亦简略论及,并附有路线图
本书以黄文弼两次在塔里木盆地的考古记录与采集文物为基础著成,体现出他对塔里木盆地深入调査与研究的成果,与其他两部考古记一样,发挥了实地考察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特点与优势。本书主要考察的范围包括:焉者、库尔勒、轮台、库车、沙雅、和阗、于阗、皮山、叶城、巴楚、喀什、阿克苏等古代遗迹。本书收录汉文、西域民族古文字写本及印本、拓
本书分为守望文化、守望艺术两篇。具体内容包括:百岁何兹全讲百年中国文化;郑孝燮:留住建筑文化的记忆;杨辛:花开花落都是歌;“国宝卫士”谢辰生;朱启新:一生勤作嫁古稀方著书;皮朝纲:在深耕与体悟中夯实中国美学之基;刘凤翥:不使绝学成绝响;冯永谦:行走在黑土地上;聂振斌:弘扬民族文化的根本在教育和学术等。
本书为学术研讨会论文的结集。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021年5月,民革中央与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孙中山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为研讨会论文的结集。该书分孙中山的思想演进与现代化的思考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
这部传记是总结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一生的权威之作。 顶着烈日锄草放牛的少年,校园舞会上出丑的大学生,在东京的陋巷里搜买浮世绘的艺术商,三次婚姻中的丈夫,七个子女的父亲,涉及私奔、火灾、谋杀、诱拐和破产而频频见报的社会名人,监狱铁窗下熬过寒夜的被告,驾驶着敞篷轿车横穿半个美国的花甲老者&hel
以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的历史风俗画作品《清末民初北京万象图》为蓝本,介绍20世纪初,新旧世纪之交北京风貌的历史文化通俗绘本。全书分为城市格局、近代化进程、市民生活、新文化传播、时局与事件5个部分,层层递进,选取最能反映当时北京社会文化各领域的历史横切面,呈现一幅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的京华万象图。本书以中英双语形式,对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