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翻译家、钱锺书夫人杨绛,是跨越了105年漫长岁月的一位才女。杨绛先生虽生于乱世,却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之心。外界给了她颇多赞誉——坚忍、从容、睿智、宁静……但这些于她不过浮华如花,开过即谢,她并不曾为此动容,也不曾改变过一分一毫。她始终还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她的才情卓然于世,她的爱情珠
本书概述了黑海沿岸地区从古至今的历史,作者意在抛开20世纪因政治形势和学科研究划分形成的偏见,比如只关注“东欧”地区和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而以黑海这个地理区域为考察中心,跳开政治区域划分,考察这个地理区域从7000-8000年前诞生之日起,直至21世纪初的历史,关注了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对这个地区不同的划分方式和看待方式
中国之大,不仅体现在地理形态的多样性上,更体现在民俗生活的丰富程度上。两千年前的汉代人便发出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感慨;现代人在说出自己是哪里人之后,往往也难以逃脱“地域黑”带来的调侃和打量。北京为何成为首都,与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及千年来其他古都的衰落息息相关;河北人现在似乎没什么存在感,但在古代却豪侠辈出;江苏
书稿系中国传统村落调查丛书之一本,从地理生态环境、村落来源、民族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等等方面对湖南凤凰县的16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图文并茂地对传统村落的资源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具有留存历史的价值。同时,在脱贫攻坚工作收官之时对这些传统村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交通、医疗等方面的
本书从地理生态环境、村落来源、民族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物产与特色产业等方面,对湖南泸溪县的榔木溪村、欧溪村、芭蕉坪、张家坪村等10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对传统村落的资源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同时,在脱贫攻坚工作收官之时对这些传统村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交通、
本书稿作为“中国传统村落调查报告”第一编湘西部分的一卷。从地理生态环境、村落来源、民族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等等方面对湖南吉首市的13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图文并茂地对传统村落的资源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同时,在脱贫攻坚工作收官之时对这些传统村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交通、医疗等方面
书稿为湘西中国传统村落调查报告永顺县卷,共分为十六章,包括石堤镇大明村、大坝乡双凤村、泽家镇砂土村、首车镇龙珠村、西歧乡流浪溪村等。从地理生态环境、村落来源、民族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等方面对湖南永顺县的16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图文并茂地对传统村落的资源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同时,在
书稿为中国传统村落调查报告花垣卷,共分为十七章,包括磨老村、桃子村、紫霞村、大夯来村、夜郎坪村、油麻寨、子腊村、鸡坡岭村、金龙村、高务村、五斗村、谷坡村、董马库板栗村、十八洞村、芷耳村。书稿从地理生态环境、村落来源、民族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等等方面对湖南花垣县的17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进行了调查和
《[道光]天门县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王希琮修,清张锡谷、蒋祥墀纂,清道光元年(1822)刻本。内封镌“道光元年辛巳新镌天门县志尊经阁藏版”。是志以乾隆胡志为粉本,兼采康熙李、钱二志,纪事增补至道光元年。在体例、内容方面,多承袭乾隆志,亦多有新创。志分三十六卷,内容囊括圣制、疆域(村里团附)、分野、沿革、形势、山川、建
《[乾隆]天门县志》十二卷,清胡翼修,清章镳纂,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内封题:“乾隆乙酉初版天门县志”;内封背面有“民国十一年十一月天门县署重印”牌记。全书力仿史体,体例独具特色:“于邑中应志之事则为考”、“于邑中应志之人则为表”、“于邑中硕德肤功、嘉言懿行、忠孝节义之大,方技杂流之细则为传”。考分八门(地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