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面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为宗旨,综合介绍各民族的主要特点。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和互动传播的灿烂光彩。他们绚丽多彩的服饰、风味各异的饮食、独具特色的礼仪、名目繁多的年节,还在林林总总的婚娶习俗、卷帙浩繁的历
本书云集20位不同方向的顶尖科学家,共同探讨图灵计算思想的滥觞,特别是其对未来的重要影响。这些内容不仅涵盖我们熟知的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还涉及理论生物学等并非广为人知的图灵研究领域。本书作者邀请数理逻辑、可计算理论、密码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翘楚各自撰文,最终形成各具学术锋芒的15章。如果你想追上甚至超越这位谜一般
本书分九章,分别为:地名由来及建置沿革、姓氏及方言、开莆来学、“一邑半榜”冠八闽、截界、倭祸、历史名人、人物传说、名胜古迹。具体内容包括:莆田地名的由来及别称;莆田的建置;莆田的三次置县;仙游设县与隶属;兴化军及兴化县的设置;莆田城的变迁等。
本书以微观的角度切入,讲述宏观的中国历史,借由皇家秘事、战争传奇、古代生活、文化杂谈、风雨残迹、名士风流、巾帼红颜、秘史奇谈八个主题,呈现中国各个朝代的迭代更替、历史要件和盛衰沉浮。本书一改传统史书枯燥的叙事方式,而以一种风趣、诙谐的口吻,为读者呈现了鲜活的历史人物、丰富的多元文化。同时,本书还配制了幽默生动的漫画,与
本书作者通过文献搜集和田野调查,对零散、分散、未归类的三官碑刻文献汇集整理,是目前三官信仰研究最新的文献成果。依据所搜集整理的约450篇文献,经过点校,初步选录出其中的157篇,形成本书。
本书分三篇,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闽台关系的发展历史。第一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为新中国建设与解放台湾阶段,表现在闽台关系上,主要是在两岸军事对峙与和平统一的双重变奏中,福建全力以赴巩固海防和支援解放台湾斗争。第二篇,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前,为
本书是历史学家王笛关于中国城市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结。该书一反作者过去实证和个案研究的风格,把历史研究的具体问题放到更抽象的层次上。宏观与微观、利用文学和图像作为历史研究资料的方法论、新文化史的取向、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以及新城市史研究的路径、城市文化与公共空间研究的基本概念、日常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等,书里
本书介绍了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欧洲主要的史学流派及其观点和方法。书中,作者描绘了20世纪欧洲历史研究的变革,探讨了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学所面临的危机,特别强调了“二战”以来历史学的发展,包括法国年鉴派、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政治历史学家以及欧洲多个国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构建历史范式的努力。伊格尔斯指出,20世纪的西方历史
本书是一本关于凯尔特人的“百科全书”,生动再现了凯尔特人的生活全貌:他们的社会秩序和婚姻家庭、对美和永生之地的追求,以及迷人的神话与传说;他们用肠子把自己绑在石头上,骄傲不屈站着死去的英勇精神。好战的凯尔特民族曾不断在欧洲扩张,占领高卢和不列颠群岛,武器制作的先进工艺给了他们这样的底气。他们曾与罗马帝国对立,不幸的是,
本书分为14章,内容包括供睡眠的家具、坐卧兼用的家具、外来坐具、带靠背垂足倚坐的家具、游戏的家具、挂衣服的家具、贮藏物品的木器等,从坐姿演变、佛座演变、床榻演变、椅凳演变中,梳理了中国古人起居习俗。读者通过阅读,可从中国家具艺术中汲取生活的意境,创造当代生活中国独有的精神空间,让中国生命哲学和审美中的真意和诗性重新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