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辑整理目前所能收集到的与商代历史人物比干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史书、志书、碑刻、出土文献、文学作品等,尤其对自明代以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比干资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收集。本书将所汇集到的文献大体分作13种类型进行辑释,如“早期可信文献”“春秋战国时期评述与传闻”“汉代以后的传说”“墓葬”“比干墓铜盘铭”“祭文、诗歌”“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是根据国务院批复,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集中展现我国老科学家学术脉络和人生经历的人物传记丛书,具有客观、真实、全面、权威的特点。本书为“采集工程丛书”中的一部。胡思得为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亲历了从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到最后一次核试验的全程,领导了
本书通过民俗学、文化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等跨学科视角,搜集使用盲人曲艺队档案、鼓书唱本、说书人口述史、田野调查等资料,重点关注晋东南太行山说书人群体的民俗特征,包括说书人的婚姻家庭、生计方式、师承关系、行业规矩、演出市场、社会活动等生活史内容,寻检民间艺人与礼俗生活的深层关联。
本书为“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之一。王鲁彦(1901年-1944年),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乡土小说家。20年代初曾在北京大学旁听鲁迅的《中国小说史》课程,大受裨益,开始创作时遂用笔名“鲁彦”以表达对鲁迅的仰慕之情。王鲁彦的小说主要是短篇,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等,30年代写有长篇小
本书内容讲述:高启被毛主席誉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但大众对这位在盛年就横遭腰斩的诗人知之甚少。牟复礼的传记使高启成为“西方最知名的中国明代诗人”。牟复礼运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弥补了关于高启青年时代的种种文献阙失。也在叙述中为高启之死的偶然事件埋下若干具有必然性的伏线——怀抱英雄主义的理想加入张士诚集团、参与编修元史之后
“如果将唐史研究比为一场考试,那么杜甫几乎是在把答案展示给你看,只不过他的手势和暗号需要解读。”对于诗圣杜甫,从来不缺少研究。但宋代以来,诸家对杜甫生命历程的划分多侧重后半段,关于杜甫的前半生很少有深入考证,以至杜甫的实际生命史划分不均衡,人生前三四十年关注不多,而这恰恰是他思想和认知的形成发展期。本书聚焦杜甫的前半生
本书为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一部经济学文集,对十位重量级经济学家作出了详尽的综述,所收文章写作于1910—1950年间。这十位经济学家包括马克思、瓦尔拉、门格尔、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费希尔、米切尔、凯恩斯。除了马克思那篇选自名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之外,其余的文章都是发表在各专业杂志上的纪念文章。熊
本书以巴西史上三个重点的历史转折时期——1530—1560、1888—1897、1964—1993为主,穿针引线,讲述巴西这一片土地上自印第安人到现代巴西人的历史。全书共分9章,以土地之丰饶、印第安人文明之神秘,讲到欧洲人的发现、登陆与对当地文明的挑战,随后,仍围绕土地之利用,而讲该处社会、经济、政治之变迁,尤其是国家
本书对缅甸史前至独立时期的缅甸(史前-1948)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和研究,是继贺圣达《缅甸史》之后,又一部缅甸史力作。缅甸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也是中国实现印度洋战略和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通道,全面系统梳理缅甸通史,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缅甸发展演进的特点及其经验教训,对推进中缅关系和中缅人字形经济走廊建设意义重大。该成果为缅
这是一本不用记忆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能看懂的日本史。书中将日本史用8种方式,即通史、农耕史、神话史、土地史、人类史、未来史、战争史与史学史重新进行梳理,完美地讲述了日本史从3万年前到未来21世纪末的历史。简单读来,轻松理解,想从哪一章读起都可以,不用死背、自然强记,生活中你能自然而然的引述历史,能使你发表的观点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