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时间线,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陈望道追求真理与进步的一生经历,回顾了陈望道宣传马克思主义、翻译《共产党宣言》、筹备建党、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革命生涯,介绍了陈望道在汉语修辞学、中国新闻教育方面的学术成就和实践推动,叙述了陈望道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期间的生动事迹,忠实地还原了陈望道的精神风貌、道德文章以及高尚的品格风范
本书从苏东坡初入仕途、乌台诗案、笑对磨难、自我觉察、亲友知己、扎根生活、人生哲学、生命意义八个方面,讲述苏东坡的交游、志趣、思想生活的改变,层层递进,展现了苏轼顺应自然、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并结合现代人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指出了东坡精神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范仲淹是宋代文人的典范。从一介穷书生到当朝宰相,从文质彬彬的一代文豪到英姿飒爽的戍边将军,范仲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作一切皆有可能。国有难,他凭瘦弱之躯担起保家卫国之大任!他发起史无前例的庆历新政,力挽大宋王朝的帝国雄风。他所追求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不仅是宋代士大夫思想境界的一种折射,更对后代
本书立足史料,依据正史、笔记小说等文献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包拯生平经历的详细梳理,为世人还原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包青天”。包拯是中国古代清官的杰出代表,以为政清廉、公正执法、断案如神著称于世。时人呼其“包待制”,民间呼其“包青天”。自宋朝以来以包拯为主角,衍生出众多历史演义、戏剧小说并历代相传。这些戏说多数于史无
本书通过对沈括一生经历的客观还原,描述沈括的生平和思想,让我们更加深刻地去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相对鲜为人知的宋朝往事。
本书讲述:宋朝在宋徽宗时代达于极盛,经济繁华,府库充裕,疆域最广。然后君臣共舞,乐极生悲,祸从天降。海上之盟,是收复燕云之梦的起点,也是国势急转直下的开始。联金灭辽,引狼入室,搬起石头要了自己的命。西路金兵环寨太原,宋军三次救援,主力丧失殆尽。河东陷落,开封难存,二帝北迁,生灵涂炭。就在这历史大变局之中:倒霉大臣张邦昌
南宋灭亡前最后六年的抗争历史,总是让人感慨万千。襄阳之战惨败,是南宋走向灭亡的起点。伯颜大军自此从襄阳沿汉水南下,顺利渡江,江淮宋军闻风迎降,东南重镇建康陷落。三路元军随即包抄临安,南宋君臣敬献降表。南宋三宫(谢太皇太后、全太后、宋恭帝)北上,从大都到上都,帝后命终北国;但不甘心灭国的部分宋朝官员依然想办法延续赵宋残脉
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文天祥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尽人皆知。我们所熟悉的文天祥,是那个战败被俘后舍生取义的宋朝忠臣。然而,历史不止一面,人生从来多姿。文天祥的一生,更是坎坷、不屈。他曾是状元、官员,官至右丞相,他是使者、英雄,却终成阶下囚……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看
本书以岳飞“尽忠报国”的一生为主线,选取岳飞生平最为重要的事件,如“四次投军”、“两隶宗泽”、“四次北伐”,及其抗金事迹中的关键战役进行叙述。力图为读者展现岳飞波澜壮阔的“忠义”人生,加深对岳飞这一“文武全器,仁智并施”的英雄人物的认识。笔者希望透过本书,可以令广大读者领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体会到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精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韩愈的家世、生平、交游、仕宦及其诗文创作的情况。书中以一代文宗韩愈的幼年成长、参加科举与铨选、幕府生涯、宦海浮沉的人生经历为背景,重点探讨作为倡导古文运动的第一人,韩愈在创作理论与实践上为散体古文确立的新典范。韩愈作为韩孟诗派的领袖,在诗歌创作上提出了“不平则鸣”说,尚奇求变,以文为诗,以议论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