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专论”“它论”“追思”三部分构成。“专论”有20篇文章,主要研究与屯堡文化有关的服饰、语言、建筑、习俗,并揭示了其独特性的一面。“它论”有4篇文章,即《古夜郎沿革及其先民》《濮人僚人辨》《明清“红岩古迹”考辨》《元杂剧盛与衰的再思考》,涉及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学,正是因为有作为支撑,这些研究成果是在大量真
本书是关于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进程的学术专著。“正统观”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全书从正统观的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官方史学活动与史官设置等方面,对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系统论述了正统观念在南北朝时期的演变及其发挥的作用。以较为新颖的角度对传统史学观念重新阐释,对大众较为关注的魏晋南北朝
“吴江时代工匠”是吴江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开拓者和实践者。2023年4月,吴江启动第三届“吴江时代工匠”寻访活动。活动有效覆盖吴江3200余个基层工会组织,初选人网络投票总数超50万,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最终,活动共评选出20名“吴江时代工匠”和10名“吴江时代工匠”提名奖。本书由苏州市吴江区总工
本书共8章,主要是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这个特性出发,精选中国文化史上经典史料并加以解读,从人文初祖、华夏始源开始,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再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着重突出中国文明的诞生、发展以及传承。
本书内容包括: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人心和善、群己合一的道德信念、和而不同、共生并进的价值追求、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政以德、抱德炀和的政治传统、保合太和、止战兴仁的军事思想、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交通成和、协和万邦的社会理想。
本书内容包括:同源共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九州共贯、各代一致的治理理念、多元一体、交融贯通的文化体系、胸怀天下、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家国同构、精诚报国的爱国主义传统、经世致用、应时治事的儒风主流、生生不息、以文化人的哲学理念、文化为纲、文明为纪的民族纽带。
本书内容包括: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思维、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精神品格、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物质文明、因时制宜、变法维新的政治文明、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传统观、穿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学术观、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文明观。
本书共8章,主要是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这个特性出发,精选中国文化史上的有关包容性思想的史料进行解读,通过包通万物、不蔽之知、有容乃大、虚怀若谷等主题来展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本书为谢飞潜心整理其父谢觉哉的家书选,选编了谢觉哉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118封家书。分为:第一辑“致何敦秀夫人、儿女及家乡亲人”,包括1920至1940年代、1950至1960年代;第二辑“致王定国夫人及儿女”,包括1950至1970年代,和第三辑“致家乡干部及友人”,包括1950至1960年代。
《教务杂志》是西方人在华创办的长达七十四年的英文刊物,其不以传播西学和西方文明为业,相反却致力于帮助西人了解中国社会及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该杂志发表了相当数量的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文章。本书注目于该杂志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原原本本再现晚清以来在华西方人的思想、活动轨迹,呈现来华西人群体接触和诠释中国历史文化的知识历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