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德裔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埃克在牛津大学讲学期间多次演讲总结而成的历史研究专著。本书创作于二战结束后,在德意志民族共同反思的大背景下,作者对俾斯麦这一促进德意志民族形成、德意志统一的关键人物进行了重新研究,不仅叙述了统一德国、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等关键事件,还对德国政治结构的演变和民族思想的转变进行了反思。
本书由明史学家陈梧桐逐节解读,深入传主所处的朝代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对原作进行条分缕析的解构分析,指出原作的不足、错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朱元璋及其时代。主要内容包括:小行童、游方僧、红军起义、九夫长等。
本书以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记叙了闽都骄子、我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战略家郭化若不平凡的一生。作者在经纬交织、复杂磅礴的岁月中抽取典型事件,严格忠实于历史原貌,在简单流畅的文字里,讲述时而沉重、时而温馨的真实故事。作者在书写中突出了作为儒将的郭化若个性特质,如博览群书、儒雅大方、精通诗词、书法高超、苦钻兵书、富有谋略。在叙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岭南汉民系形成、发展的地理基础;岭南汉民系的演变;岭南汉民系的历史生态环境及资源;岭南汉民系城镇与交通的历史发展;岭南汉民系聚落与建筑文化;岭南汉民系方言;岭南汉民系风俗文化比较;岭南汉民系宗教地理比较。
本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讲解深浅适宜,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让读者在阅读中体悟哲学的思考与内涵。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知识,还可以学会利用哲学观点来思考、解决现实问题。它鼓励读者将哲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用哲学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文房,即古代士子的书房,是阅读、书写、绘画和修养身心的私人空间,其配置的器具较多,主要有笔、墨、纸、砚、琴、棋等。《文房》一书,是《文房四谱》和《文房肆考图说》的合辑。《文房四谱》记载笔、墨、纸、砚的产生和渊源,制作选材及工艺、制式与品质的优劣辨别等。《文房肆考图说》原著内容较为博杂,《文房》一书并未全本选录,只在选辑
《新时代的奋斗者——航天科技战线的能工巧匠》是一本汇集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各单位获得“大国工匠”称号的能工巧匠生动材料的学习宣传读物,书中将深入挖掘他们坚守初心、追求卓越,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业绩的鲜活事迹,以此进一步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航天系统乃至全国范围树立学习楷模,用
作为晚清进士和丽江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和庚吉鲜为人关注,他的诗文研究基本上是块处女地,无人问津。目前,只有和钟华、杨世光《纳西族文学史》专门加以论述。该书概述了和庚吉生平,介绍了他的诗歌主张,重点分析了和庚吉的诗集《退园韵语》,把和庚吉的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外地为官时期,告退还乡时期。前一时期的作品主要关注了和庚吉对仕宦
“藏羌彝走廊”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以氐羌系统为代表的众多族群先民为主体,纵贯大西北和大西南的民族迁徙通道。作者从此入手,研究藏羌彝走廊当代少数民族诗人群。全书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聚焦的康巴诗人群研究,从康巴诗人群的诗歌主题、诗艺建构与审美追求、创作的价值与反思。第二章关注凉山彝族诗人群研究,从凉山彝族诗人群的彝文新诗写
该书继承乡土志编纂的优良传统,记述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人文、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客观、系统、准确地反映东莲花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每个村庄都是一部历史,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和品格,每一个村庄的变迁,都印证着一个时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本书内容全面,体例完备,突出地域特点、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追溯乡村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