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饲草及草地农业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践措施。草地农业主体是饲草作物种植及饲草场利用的科学与技艺,类似农田种庄稼等作物。草地农业的特别之处是其中间产品为饲草,连续的终端产品为牲畜肉、奶或毛纤维,其重要内容是饲草产量、饲草质量、饲草场持久性及其牲畜生长需要和饲草供给的匹配结合。草地农业涉及气候及小气候管理、土壤及
渔场学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世界海洋环境的基本知识,掌握渔场形成原理及渔情预报的基本方法,了解我国近海和世界主要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从而为今后从事渔业资源与渔场的调查、研究等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本教材分为四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
本书基于野外定位观测和模拟试验资料,结合核素和REE示踪、立体摄影测量和高速离子成像等技术,以复合土壤侵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以评价水土保持措施防治复合侵蚀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为抓手,创新性地讨论了冻融、风力、水力多营力相互作用和叠加作用下的坡面复合土壤侵蚀过程及其驱动机制,揭示了水土保持措施阻控复合侵蚀的机理,评估了水土保
本书针对地下滴灌技术运行成本高,受根系入侵和负压吸泥易造成系统堵塞等问题,受到古代陶罐灌溉启发,提出利用微孔陶瓷材料制备灌水器的科学构想。全书着重阐述微孔陶瓷灌水器材料配方与制备工艺,研究了肥料、泥沙单独作用及耦合作用对微孔陶瓷灌水器堵塞的影响,揭示了微孔陶瓷灌水器在土壤中的出流机理,开发了具有节能、环保和自适应灌溉特
本书立足我国西南地区农业资源与旱作农业生产现状,在系统分析旱地农作系统(包括不同单作模式和多熟制模式)水分供需平衡特征与水分生态适应性,以及综合评价旱地农作系统水分生产潜力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油菜、玉米、辣椒3种旱地作物的节水抗旱生理生态机制,并开展了典型“旱三熟”种植制度下的农田保护性耕作综合效应与技术模式研究,设计
本书介绍了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的一般要求,以及在动物日常健康管理、定期监测及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策略和流程;主要针对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和兔等实验动物,讲述了动物因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感染而引发的临床症状、大体病理、组织病理,以及疾病的病因学和预防措施;针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基因工程动物的特殊性,介绍了
本书是作者针对中药材生产中地黄连作障碍现象十余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作者从不同角度系统解读了药用植物地黄连作障碍形成的机制,在地黄道地性形成机理、化感自毒物质累积释放与根际灾变机制,以及克服和消减连作障碍的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科学体系完整,系统性强。《BR》本书可为中药资源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中药材生产企业人员开展栽培植
本书集中展示了2018年农作物育种领域创新动态,收集并统计国内外高水平论文、专利情况,总结农作物育种领域国内外创新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
本书以木豆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黄酮类、芪类等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和功能评价,并阐明其作用机制。全书共分5章,主要介绍了木豆中芪类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人工合成方法及芪类化合物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开发了通过生物转化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的方法;探究了木豆主要活性成分的抗病毒、抗肿瘤、抗菌等机制;提出了纳豆粉制剂、纳豆
本书全面涵盖了蔬菜作物的大类和主要种类,包括茄果类蔬菜、瓜类蔬菜、豆类蔬菜、结球芸薹类蔬菜、肉质直根类蔬菜、葱蒜类蔬菜、绿叶嫩茎类蔬菜、薯芋类蔬菜、水生蔬菜、多年生蔬菜、芽苗类蔬菜、菌藻地衣类蔬菜、其他蔬菜,共13章。各章在简要介绍本类蔬菜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共性的基础上,分节详细介绍了主要种类蔬菜及其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