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骆越文化研究》丛书中的一本。骆越青铜文化遗存对于重建骆越史和揭示中越古代民族关系史等重大学术问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全书从骆越青铜文化的起源、区系类型与年代分期、发展和演变入手,详细介绍了骆越青铜文化反映的族属与族群关系、骆越青铜文化与中原文化及周边文化的关系等,把骆越青铜文化遗产
本书详细介绍了福建的海岛、海滩、港湾、生物等资源,介绍了福建各沿海城市的历史人文和特色乡镇、美食特产等,通俗、全方位地介绍了福建的海洋资源。
独特的法国文明历来吸引众多关注,在欧洲乃至世界占有重要地位。论述法国文明历史的著作有不少,其中基佐的名著《法国文明史》出版于19世纪中叶。对于那之后的法国现当代文明的发展、演变,需要从现当代的史观加以关照。本书自1958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是法国历史和文明史方面的经典著作。历次再版也均对内容有所更新,第十一版还增添了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安徽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从安徽的相关文化着手呈现独具魅力的徽风皖韵,进入新时代,统筹整理安徽文化精要尤显急迫,作为安徽文化的专业研究机构,安徽省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本着提炼精华、浓缩千年、通俗易懂的原则,联合安徽教育出版社共同策划本书。全书为全面梳理安徽文化脉络特色和历史人文优势
本书以方志基本知识为主体,全书共十二讲,从不同层面介绍中国方志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方志这种中国特有的文献形式。主要内容包括:介绍方志的概念和内容,阐明方志的名称和类型,理清方志的类目和体例,讲述方志的起源和性质,论述方志的特点和功能,厘清方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阐述方志的编修理论和方法,阐释方志的史料价值、
本书将东莞疍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系统中去研究,探究该群体的过往今生,力图呈现其生存的历史场境景。通过研究东莞疍家的族群来源、人口姓氏、文化习俗、生计转化、生活转变,揭示这个群体与王朝国家、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疍家的习俗、信仰、艺术等进行研究,揭开其衣、食、住、行、育、乐的内涵与形式,阐述东莞疍家在沧海桑田、时空
随着元代完成疆域空前广袤的大一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也迎来了一个人员、物资交往的高峰。本书以元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视角,对西域畏兀儿王国的王室亦都护家族、东迁内地的西域人家族、河西地区的元代文献与商品、元朝和安南的关系、元代中国与波斯湾地区及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关系等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由此推进对元代丝绸之路沿线史
本书以广宗“沙丘平台”这一深具历史传奇色彩的地点为切入点,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辨析考证,从多维度、多视角重新阐发、研究、总结了关于“秦二世继位”“沙丘政变”“沙丘政治文化象征意义”“秦汉战国历史文化”“广宗区域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及广宗历史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史实翔实、视角新颖,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制度、政治思想、文
本书是明史研究大家吴晗集大成之作,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大明王朝,深刻揭示明朝历史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内容涵盖了明朝政治、制度、社会、人物等各个方面,他以珍贵史料为基础,引经据典,小心求证,尽可能真实真正地还原大明王朝,深刻揭示明朝历史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文字通俗易懂,可读性很强,也是一部大众喜
全书分为“千古风流”“乱世奇葩”“如是我见”三个部分。第一编“千古风流”共30篇,作者从战国到五代间的历史人物中,以民本思想为标尺,选取了27个善可为法的历史人物,梳理归纳其事迹,发掘论述其意义。第二编“乱世奇葩”共19篇,写了21个恶可为戒的奇葩皇帝。他们大多是魏晋南北朝、十六国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以暴虐、淫荡、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