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雨量充沛,水热资源丰富;而且农作物品种丰富,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土地开发程度高。生态健康养殖是现代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之路。本书介绍了南方优势农区肉羊的饲养与消费现状、饲料资源状况,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南方农区肉羊养殖相关的技术,包括:南方农区肉羊品种特点与选择技
本书共分为六篇,第一篇收录了我们在优质稻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7篇,重点围绕江西20世纪70—80年代主推的优质晚籼双竹粘和90年代末期后主推的优质晚籼923(赣晚籼30号)两种品种开展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研究出的栽培技术为两个品种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二篇收录了我们在亚种间杂交稻栽培生理方面的研究论文13篇,主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理论与方法》一书,主要讲述调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理论部分是方法的基础,主要讲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型、研究方法的过程及调研研究报告的撰写。此外,方法部分主要讲述畜禽各品种资源的调查方法,为我国开展全国性的畜禽遗产资源调查,全面查清我国家畜家禽种质资源的数量、分布、特性及开发利用的
本书全面概述了紫背天葵的特征特性以及开发利用;重点介绍了紫背天葵的繁殖与栽培、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背天葵生长的影响、不同光质对紫背天葵生长的影响、光环境及CO2浓度对紫背天葵生长的影响;系统阐述了外源物质对紫背天葵采后的保鲜技术和紫背天葵花青素相关基因转录组测序分析;同时,详细说明了紫背天葵加工利用。本书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又名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是一个以研究、传承中国农业历史文化为宗旨的专业学术机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20年创建的金陵大学农业史资料组。1955年7月,经农业部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后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学院共同领导。2020年是中华农业文明院建院100周年。本书通过回顾中华农业文明
品种创新是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登记作物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反映近几年29种登记作物品种发展现状,用以明确今后育种主攻方向,加快绿色优质特色品种推广,发挥品种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优良基因”作用,提升民族种业市场竞争力,《登记作物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内部资料,内容包括作物生产情况、种子市场
本著作首先以宏观角度概述了低温胁迫后植物生长发育的形态学改变、生理生化变化;对植物低温响应的相关基因及其调控机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探讨了转录组、蛋白质组及代谢组以及基因编辑等相关技术在植物耐低温研究中的应用,整理了植物低温寒害的鉴定方法,最后对植物低温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具体而言,本著作针对东北地区主栽的玉米、水稻等粮
苜蓿蚜优势天敌茶足柄瘤蚜茧蜂是多种蚜虫上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可有效控制豆科牧草和经济作物、沙生植物上的蚜虫。对优势天敌茶足柄瘤蚜茧蜂的发生规律扩繁技术及滞育贮藏技术防止种群退化技术进行研究;对茶足柄瘤蚜茧蜂滞育蛹与非滞育蛹进行了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分析,对滞育从转录、蛋白和代谢水平进行阐释,从而更全面更系统的对
生物多肽作为一类植物生长激活剂,在植物表面施用后可以激活植物生长潜能,调节植物新陈代谢,增强吸收水肥能力,促进植株花芽分化,改善作物果实品质,提高作物对旱、涝、盐碱等逆境环境抵抗作用,诱导对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害的抗病能力。生物多肽作为新型微生物蛋白植保产品,对环境友好,无农药残留问题,可用于有机农产品生产,在农业领域
保护森林是一项社会性非常强的工作,涉及的单位和部门很多,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组织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专职或者兼职护林人员。护林员是指从事林业生产及森林动植物保护与管理的人员,其主要职责是巡护森林,发现火情、林业有害生物以及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应当及时处理并向当地林业等有关部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