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男科》为清代医学家傅山所撰,是我国第一部以男科命名的专著。全书共两卷,分伤寒、火证、郁结、虚劳、痰嗽、喘证、吐血、呕吐、臌证、水证、湿证、泄泻、痢疾、大小便、厥证、癞狂、怔帅惊悸、腰腿肩臂手足疼痛、心腹痛、麻木、胁痛、浊淋等二十二门,涉及男科遗精、滑精、淋、浊、阳强、阳痿、肾子痛、偏坠等病种。另外,本书还收录了
本书是针灸专著,又名《针灸大全》。由明代杨继洲(济时)撰写,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杨氏根据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简称《玄机秘要》),参考明以前20余种针灸学著作,并结合自己针灸临床经验编成此书。本书共10卷,较全面论述针灸理论、针灸歌赋选,考定腧穴名称和部位以及刺法针法、灸法等操作手法,记述历代名家针灸医案
《幼幼集成》由清代陈复正编撰,刊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全书共6卷。卷一论述儿科中关于指纹、脉法及保产、调护、变蒸等内容;卷二-四为儿科主要疾病及杂证、疮疡的辨证施治;卷五-六介绍经陈氏增删的《万氏痘麻》歌赋170余首,附方130余首。
《时病论》由清末著名医家雷丰所撰,书中所载时病为感四时六气之证,非指时疫。全书共8卷,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痃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为纲,集四时六气之病为目。每卷均罗列出常见疾病、拟用诸法、备用成方和临证医案,纲举目张,理法方药齐备。书末有附论13篇,论述了作
《医学源流论》属医论著作。分上下两卷,清代徐大椿(字灵胎)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著,时年灵胎65岁,此书是其主要的医学论文集,共收其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论治法、书论、各科、古今。
本书聚焦神经肿瘤领域,深入涉及肿瘤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五方面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致力科学实用和全面准确。本书不仅以问答形式汇编了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肿瘤基础知识、筛查方法、诊断流程、治疗原则、手术前后护理,以及出院后的关注事项,还梳理了众多患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用通俗的语言解答,旨在揭开神经肿瘤的
本书以简洁的文字、丰富的图片形式,介绍了最新的间质性肺疾病(ILD)领域的新病灶、新疗法、新分类、分子途径及其他发现。各章都论述了放射学、临床衣现及预后特征,并配有大量的病理结果图像,使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和准确诊断ILD。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胸壁外科学局部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等诸多内容,从麻醉和护理的角度,围绕胸壁畸形手术的相关问题展开全面、深入的讨论,提供了胸壁畸形外科手术的各种术式实例,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本书通过瑞金医院特色护理案例引出瑞金护理传承技术和护理新技术,每个护理技术的撰写,由案例介绍、病情介绍、护理程序、护理记录、护理关键点和护理技术等构成。护理技术的应用,是护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本书的撰写模式有利于培养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指导其为患者提供合适、精准的护理技术,帮助患者康复;同时也能促进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脾胃系疾病等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突出中医特色,阐明中医医学理论,探求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综合诊疗方法,展现了中医诊疗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