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共刊发近代史料7篇,笔谈文章2篇。《穷愁录》为李慈铭同治元年四月至闰八月病中之读书、见闻记录。《左宗棠未刊折件五种》收录左宗棠自光绪十年(1884)至光绪十一年(1885)折件五种;《贺涛藏友朋弟子书札辑证》收录贺涛友朋弟子书札62通;《蔡锷电文稿辑录》为蔡锷于1912年12月至1913年4月间的电稿181封;《川
本书通过研究18世纪中期之后风靡于欧洲学界的“美洲退化论”来展现出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对美洲负面形象的构建。“美洲退化论”存在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主要代表人物为布丰、德波、雷纳尔和罗伯逊等人。他们站在欧洲中心主义的立场上用“美洲退化”解释了新大陆与旧世界相比呈现出来的差异性,树立起一个与文明欧洲对立的野蛮“他者”的形象
历史进入20世纪,传统殖民帝国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新兴强国希望全球版图重新洗牌,一轮又一轮的军备竞赛让两个阵营滑向战争的边缘,双方都希望用一场战争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矛盾,最终爆发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疯狂的、规模空前的战争,摧毁了四个帝国,造成数百万人丧生,并产生了深远的全球性影响,乃至一个多世
本书是郭维的女儿郭玲玲编写的郭维的艺术经历,内容包括郭维所写的导演阐述、拍摄经历以及别人眼中的郭维,从而组成了全面立体的郭维,从侧面展示新中国电影艺术家为了电影艺术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本书是郭维的女儿郭玲玲编写的郭维的艺术经历,内容包括郭维所写的导演阐述、拍摄经历以及别人眼中的郭维,从而组成了全面立体的郭维,从侧面展示
哲学家靠什么谋生?这个问题的确令人好奇。他们是否不事生产,将所有时间都用来思考和构建各种理论体系?当然不是!爱与智慧无法支持人类的社会生存,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份谋生的工作,哲学家也不例外。 本书介绍了古今40位哲学家的“真实”职业。有些看起来理所当然,比如律师、记者、编辑这类处理文字与思想的职业;另一些则相当出人意料,
范仲淹作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一位值得后世敬仰和学习的古代圣贤,史称“范文正公”,朱熹更称颂他为“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因而范仲淹研究也是一座富矿,值得被深入挖掘。本书收录了作者二十余年来关于范仲淹研究的成果。内容涵盖对范仲淹生平的概述与考证,对范仲淹诗文的考辨,以及对范仲淹品质及其对哲学、政治学、文学、医
近年来,大运河是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热点范畴,相关研究见诸文学、地理、历史、经济等学科门类,蔚为大观、渐成显学。本书以江苏省内大运河沿线的八座城市(徐州、宿迁、淮安、扬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为书写对象,兼顾运河城市的“前世”与“今生”,集结江苏省内大运河研究优势力量担纲执笔,对大运河做权威历史叙述。同时,加入当下热
为什么日本皇族没有姓?为什么“藤”姓分布广泛?江户时代的庶民也有姓氏?日本人的姓氏是从哪里来的?古代,日本天皇赐予臣下姓氏,以体现地名、职能、等级;明治维新政府出于征税、征兵的需要,整顿户籍制度,规定全国国民必须有“名”……日本人的姓氏中,包含了地名、阶层、职位制度、家谱等多种多样的要素。本书通过对姓氏出现和变迁进行详
《仪礼》作为礼的本经,对后世影响深远,所记先秦古礼的程式仪节,不仅奠定了我国礼仪文化中各项典仪的基本框架内容,而且生成了礼仪制作的设定法则和礼仪践行的行为规范。郑玄对《仪礼》这种特色有深刻把握,作注时精准地揭示出礼仪背后的情理依据,确立了一些基本的礼学理论。这是郑玄《仪礼注》礼义阐释内容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围绕《仪
作为世界级艺术史研究大家,福西永为普通读者写下了这部关于葛饰北斋的评传。它既介绍了北斋的生平,也对北斋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而这是本书的重点。本书夹叙夹议,深入浅出,无论是从作者的角度,还是从书写对象的角度来看,本书都可以被称为“大师小书”。此书,本书还搭配了大量罕见的北斋画作。包括导言、北斋的经历(出身、北斋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