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首部全面、系统勾勒和呈现康区整体历史面貌的通史著作。基于康区历史基本脉络及特点,分“古代卷”“近代卷”两册。康区又称“康藏”,是藏族传统三大历史地理区域之一。该区域地处横断山区,是青藏高原与川西平原、云贵高原的重要连接地带,既是藏族同西南各民族密切接触交往的地区,也是历代中央王朝经营和治理西藏地方的通道和关键区域
本书内容包括:综述:我心目中的日照当代文学;王安友论:初心如磐成大象;尹世霖论:发轫边缘立中心;李存葆论:文学之花绽山巅;赵德发论:经山历海醉弦歌;铁流论:但倾长情著春秋;李应该论:立根乡土逐星空;张丽军论:谔谔之声吐真言;东紫论:幽微深处探光芒;丁建元论:性灵天地铸诗思;瞿旋论:笔力雄浑寄意深;夏立君论:省察人间问苍
本书共分五章,通过大量珍贵的大同城墙影像和文字资料,回望城墙百年变迁,讲述大同故事,展现古都风采。
本书收录1875-1949年出版的报刊(《申报》另有专辑,不含在内)中有关平湖的各类报道。所收文献以报纸及期刊所登载的新闻、通讯报道、调查等为主。主要为平湖之外的报刊,平湖当地报刊未予收录。这些报刊文献的内容涉及平湖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研究平湖地方史的重要文献,对于扩展平湖地方文化研究的视野,开拓平湖地方历史研究的新领域
本书选录文章十余篇,主题为探讨学界普遍关心的古典文献和文化问题,内容涉及文献学、文学、史学、哲学、考古学、语言文字学、社会学等各多领域,大多数文章均视野宏阔,新见迭出,论证科学;不少文章能小处见大,洞微烛幽;更有文章敢质疑权威,推陈出新。内容包括:郭店简《成之闻之》“君子贵诚之”所引《君奭》浅析、帛书《黄帝》考述等。
张謇作为清末民初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是近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金泽荣则是朝鲜朝末期的著名文人,深受中韩两国学界关注,他曾在中国南通定居,并在张謇创办的翰墨林印书局供职,从事文学创作及书籍编辑等活动,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学养,并结识了很多当时的名流,其中就包括张謇兄弟两人。本书收录的论文主要从金泽荣与张謇
本书大致分为江标进入翰林院以前、在翰林院期间、外放学政之后三个板块,重点梳理其学术成长的过程、其学术积累和撰述与乾嘉学术路径的关系、举业和学术融合的时代风气、其在学政任上所举新政依托的人际网络、与湖南新旧势力的关系等。尝试摆脱年谱和交游考的写法,力图撰成一部鼎革之际学者型官员的成长史。行文中大量引用江标日记和信札内容,
《历史大咖的另一张脸(上、中、下)》是一部独特的历史解读作品,通过文学化的语言和通俗的表达,重新诠释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男人篇、女人篇和天才篇,各自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和深刻影响。 《历史大咖的另一张脸(上、中、下》的上册《男人篇》聚焦于24位历史上的文豪和武将。这一
本书主要收集了我国50位水产科研一线科学家的人物故事,记叙了他们的科学精神、钻研精神、家国情怀、教书育人以及对我国水产业的发展壮大所作的贡献。涉及鱼、虾、贝、藻、渔业资源与环境等各个专业领域。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科研精神、家国情怀等的学习,可望提升广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更好地服务课程教学。
本书共分两部分:教学理论篇和教学成果篇。主要内容包括:“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理念与教学实践刍议;读懂史料是史学论文写作的基础;科研小组指导与史学专业训练;世界史学术论文的选题、选材与写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