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组织编写的文物考古学术文集,展示近期有关先秦至秦汉时期的遗址遗迹考古发掘的最新调查报告,先秦秦汉时期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古文字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以及新出土的秦封泥、简牍以及可移动文物的修复、保护新技术应用和案例分析。稿件内容及时反映先秦秦汉考古发掘的新动和历史研究新动态,为秦汉史研究和秦俑学
本书根据人民日报要闻六版“工匠绝活”栏目系列人物报道,精心编写了《大国匠心(第一辑)》,收录了如《重器装配细致入微》《画笔点染留住年味》《精准轧钢薄如蝉翼》《手工制秤打磨校准》等优秀文章。从螺丝钉到航天器,从小折扇到大飞机,工匠们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对质量“从99%到99.99%”的执着,紧跟国家发展的需要,攀
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所在。本书根据人民日报要闻六版“工匠绝活”栏目系列人物报道,精心编写了《大国匠心(第二辑)》,收录了如《静心制毫笔韵千年》《织绣雕染灵巧动人》《心中有尺下锤有度》《平衡用力因材制器》等优秀文章。从螺丝钉到航天器,从小折扇到大飞机,工匠们以“板凳甘坐十年冷”
《柘皋镇志》由安徽省巢湖市柘皋镇志编纂委员会组织编纂,编纂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柘皋镇志》全面、系统记述了安徽省巢湖市柘皋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志
邵伯镇,地处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驻地仙女镇北部。邵伯古称甘棠和邵伯埭,因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官封太保太傅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于此筑埭而得名,唐宋以后日益兴盛,是京杭运河线上闻名遐迩的繁华商阜。明清时期设邵伯巡检司,辖24坊8辅。1912年1926年,设邵伯市,辖15庄5镇。邵伯镇先后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冉庄,位于清苑县西南方向,距保定市30公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冉庄镇志》属于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镇志丛书中的一部,该书全面记载了冉庄镇区域内的地理历史、自然风貌、政治经济、旅游开发、风土人物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重点反映了冉庄地道的产生与发展及冉庄人民利用地道抗击
天桥街道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东邻东城区天坛街道,南与东城区永定门外街道相望,西与西城区陶然亭街道接壤,北与西城区大栅栏街道交界。天桥从“撂地”“画锅”的民俗文化发展到国际化演艺舞台,从平民文化街区迈入国际艺术殿堂;从先农坛墙根搭棚设摊到首都第一家上市的百货公司……一路走来步履铿锵,街道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精神
本书探究中国食文化,探寻舌尖上的中华文化之美。全书对不同朝代、不同季节的食品、俱、烹饪技艺及饮食禁忌进行了系统解析;对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及依托这种环境的食材、食物进行了全面分析,为读者展示出一个多角度、广视野、深层次的中华食文化。
本书作者以2008年至2011年发生在老挝西北部琅南塔省的“橡胶热”为切入点,聚焦该地区的阿卡人经历的生产方式转型——从自给自足的农业方式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以及这一转型与老挝国家建构的关系、对当地农村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本书收录了42位雨花英烈近亲属的口述实录,构成了一部生动的教材。本书集中体现了烈士亲属对英烈的无限缅怀和铭记,以及对当今传承雨花英烈革命精神寄予的厚望。读懂读透这段历史,用好用活这些资源,我们才能真正地感悟“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