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昌著作选》收入了王永昌教授精选书稿共计37卷,是其半个世纪以来思考世界的理论火花。总体来看,主要涵盖了如下几个方面:其在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其在社会学、经济学、国际政治等社会科学领域的探索;其在文化、党建、历史方面的思考及翻译著作;随后是其在浙江工作期间对于地方治理、浙商的一些演讲实录,最后是
本教材主要依据我国学生的特点,配合现有的经济学的教科书而编写的。编写的原则是“厚今薄古”,因而,在内容上舍弃了古代的经济思想,只从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端写起,同时,写作的重点是涉及长期以来成为主流的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思想,以及对于我们今天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的非主流经济学思想。由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经济思
本书系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课题“基于一流学科生成的西方大学学派发展研究”(编号:BOA220187)的研究成果。本书基于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现实需要,从大学史角度对近代以来诞生于西方大学的若干著名学派的成长历程、学术成就、学科贡献、教育价值等进行案例分析,重点揭示大学依托学派开展高效率学科治理、推动
本书首先回顾和总结了全球范围内智库与智库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通过研究溯源夯实了此轮全球智库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整理形成覆盖5115家机构的全球智库数据库和包含2484位专家的全球智库专家库,为评价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完善了“全球智库综合评价AMI指标体系(2023)”,并根据议题之于中国和全球的重要意义与数据可采可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的流动性、互联性和一体化程度都大大加强,一种观点变得愈发流行:不同地区的人们会变得越来越平等。然而,本书意在论证,不同人群生长在不同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这些环境塑造了不同的个体和群体;世界仍然崎岖不平,数十亿人的命运仍因地域而截然不同。 作者采纳了全球核心-全球边缘的地域划分框架,将全球人口分成国
本书以人口老龄化为背景,为积极应对老龄化,以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与服务需求与供给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通过对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的挖掘与整理、农村养老服务面临的多维困境的分析总结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特点。最后在养老保障制度与服务整合的学理分析基础上以农村老
在文化资源富集的民族地区乡村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融合旅游产业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作用,不仅是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有效途径。本书对民族地区县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基于调查数据进行了整体性和动态性研究,并选择了海南保亭县和湖南凤凰县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案例分析。同时也从民族地区旅游商品、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提出要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推进共同富裕。人们幸福感的提升离不开生活质量的改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和“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
本书结合人性化领导与法制化管理的特点,分基本的理念、工作的原则、沟通的现象、沟通的真谛、人我的分寸、两可的拿捏、是非的判断、凌乱的秩序、会商的技巧、合理的兼顾等10个章节,详细介绍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法则,对适合现代中国管理者的切实有效的领导艺术进行了剖析与梳理。 在中国当领导,要以人为中心理人、管事,以期达到安人、成事的
本书深入剖析原生家庭对个体成长的深远影响,揭示原生家庭如何通过基因传承、教养方式、家庭系统动力等深层机制塑造个体命运。从出生方式到父母离异,从重男轻女到过度控制,家庭动力如同隐形绳索,持续影响成年后的亲密关系、职业选择甚至自我认知。作者结合精神分析、依恋理论等流派,通过12大家庭动力维度,解析焦虑、成瘾、自我伤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