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学纂要》是介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文本的大家小书,梳理了创生于中国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的各家学说代表人物、基本思想,以及诸子学勃兴与衰落的多重原因,并从共时性与历史性双重角度探讨先秦诸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继承与发展。 本书忠实诸子原著,充分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对先秦诸子的阐释观点公允,且多洞见。该著语言深入浅出、简
《逻辑学动态与评论》是由中国逻辑学会与江苏省逻辑学会共同主办、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承办的学术集刊,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两辑,向国内外发行。本书为第2辑的第3卷,包括前沿聚焦、学术评论、逻辑史论苑、学术活动信息四个栏目。
竺亚君老师为了研究网瘾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创作了《借双翅膀飞上天》一书。本书借鉴了美国哈佛大学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心理学对12—18岁青少年成长进行研究。总结出青少年品格塑造、脱离网络游戏、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分析孩子行为根源、内心冲突、矛盾心理。根据不同孩子的天赋,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方法。竺亚君老师的课程使
《周易入门》共分十三章,包括《周易》所含内容、作者,以及八卦、六十四卦、太极图的解说,并揭示研究《周易》应当掌握的主要方法。《周易入门》之撰写,旨在针对基本的《易》学问题,叙谈有关研探《周易》的一些bi备常识,帮助初学者寻求治《易》的正确途径。张善文为知名《易》学研究者,《周易入门》的读者对象为文史爱好者、《易》学研究
《明儒学案》的学术史系统以一本万殊的学术史观作为总的根本宗旨,从史料、史例、史法三个维度展开:首先在学术史史料方面以纂要勾玄为基本原则,本着优化文本的目的,通过增、删、改、易、移、补、并等具体方法对传主的原著进行文献的二次选择与二次呈现。然后以择精语详的史料选编为基础,将同源同向异体异用作为序传录体例关系中最核心的要义
《孟学思想史论》卷三讨论的主题是孟子学东传日朝地区之后,朝鲜与日本儒者对孟学思想的新诠释。作者从孟子学内部的问题意识和朝鲜儒学史、日本儒学史的视野出发,考察了朝鲜王朝(13921910)与德川时代(16031868)两国内部有关孟子政治思想的论辩及其思想史意义。作者还论述了东亚视野在孟子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以及该地区孟
儒家四书,是古代中国人精神世界和信仰世界的总阐述。其中,《大学》申大人之学,讲修齐治平,是人格之学、成人成事之学;《中庸》重君子之道,讲君子时中,是心性之学、道德人性之学。《大学》言人格之大,《中庸》言人性之中。这两方面都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人的主体性不可或缺、不可戕残的基本内涵。本书作者鲍鹏山,力辨版本,阐译今文,条列注
孔子圣言,首在《论语》。尊王政而黜霸道,崇礼乐而厌刑罚,亲君子而蔑小人,孔圣懿行嘉言,多经《论语》而传。今天的中国人,未读过《论语》者,已在少数;而未读懂《论语》者,则在多数。《论语》是易解的,学而时习为政以德,稚子亦朗朗上口;它却又是精深的,诸子问仁,孔子答以七说,仁之一字难辨。本书作者鲍鹏山,详说诸家,参酌字句,阐
本书是鲍鹏山教授对中国传统经典《道德经》的导读之作。鲍鹏山教授以通行的王弼本为底本,参校帛书甲乙本、郭店竹简本、河上公本等诸种本子,尽可能地保留和还原流传千年的《道德经》的文本形态。各章由原文、今译、注释、导读、链接和成语六个部分构成,严谨地选择、恰当地申说各家解说,有时也呈列数家相异之说,分别指其可取之处。全书旨趣分
压力与职业倦怠已成为全球常态,是困扰现代社会的两个最大、最普遍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声明,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有可能在一生中患上与压力相关的疾病,如焦虑、抑郁和失眠。早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宣布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现象,并将其指定为一种正式的临床综合征。事实上,压力并不是敌人,而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正常组成部分,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