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精装第二辑)一种,龚自珍研究专家孙文光先生三十余年来研究龚自珍论文之结集。本书稿收入的二十余篇文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龚自珍生平、思想和交游研究;二是龚自珍文学成就研究;三是龚自珍诗文作品赏析。这些研究成果,在近代文学研究界具有重要影响。另外,附录孙文光先生未刊稿《龚自珍师
本书作者以其敏锐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审视中西方绘画作品和艺术家,记录下生活中的美的同时,阐发了对美的哲思。本书主要分为“美学随笔”“寻美之旅”“读画随记”“笔韵与雕艺”四部分,用朴实而有温度的文字将一个个美学中的难题、一件件中西绘画作品、书法的内外功法、中外雕塑之美逐一解读,娓娓道来。没有艰涩的字眼,没有偏颇的观点
本书是一套讲述王阳明生平及其学说的历史社科作品。《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讲述了王阳明从战场到朝堂的人生故事。《知行合一王阳明。2》围绕四句教解读,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心学脉络。《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将王阳明的12条家训、24封家书,进行逐字逐句解读,袒露了王阳明在日常生
本书是一本关于民间信仰方面的研究专著。民间信仰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信仰心理、信仰行为。民间信仰虽有悖于正统文化,但对于文学艺术却有着促进作用。本书主要探讨民间信仰对于先秦两汉这一时期的文化影响。全书共6章,约30万字。第一章开宗明义,概述先秦两汉时期的民间信仰;第二章主要分析民间信仰对先秦两汉文人的影响;第三章概述民
本书分为人生感悟篇、领导艺术篇、修身养性篇,用通俗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做人、做事、为政、做学问等人生经历中的深刻认识和总结,为普通人如何做事做人,提升思想境界提供正确指引。全书总结精炼、言简意赅,没有空洞的说教,凝聚了理性深思与实践智慧,具有启迪世人的作用。同时,作者匠心独具地将书中内容以书法形式呈现,使本书不仅内容具有
立德、立功、立言——这是成为圣人的标准。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里,能做到这三项的人物寥寥无几。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便是大家公认的圣人。他从意气风发、豪情壮志的青书生被人陷害成为被贬之臣,而后破茧成蝶,在磨难与挫折之路上悟道成功,用他无以伦比的智慧力量书写了一段明朝传奇历史。心即理、知行合一、致
本书侧重追溯浙东学派的起源,重点考辨浙东学派的开山祖程颐与朱熹学说的异同,打破沿袭千年之成说,指出程朱两派学说截然不同,程氏学说为唯物、一元哲学,而朱氏学说则是唯心、二元伦理学家的玄谈。并论进北宋以前儒、道、佛三家学术思想的源流和南宋时期学术思想的概况。作者何炳松是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教育家,他非常关注理学发展兴盛的脉络
《理学纲要》是吕思勉先生主要的理学研究著作,虽是“纲要”,卷帙较少,纲领略具,但体例谨严,言简意赅。书中提出“理学之特色,在其精微彻底”“躬行实践”等观点,中多新意,是一本研究宋明理学的重要参考著作。全书共15篇。《理学纲要》是吕思勉关于中国古代理学的提纲挈领之作。迄今为止,学界关于理学概要、简史性的著作难有超过《理学
《老子古义》是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经典著作,然其文简而意奥,一般读者很难读懂,故历来解说纷纭。杨树达此书,博采诸子及史籍,将各种引证与诠释相应地集于原句之下。对于初学者来说,藉此可晓《老子》的大意;对于研究者,则可省去大量翻检之劳,对研究两书的思想及其研究史极有帮助。杨树达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
孟子一书为儒家正统经典,历来注解者多偏重句读,而本书则着重于其行文之妙、论政大旨,尤其“民贵君轻”一观念较西方民主世界早了二千年,弥足可贵,可见得此书微言奥义较句读笺证重要得多。孟子一书,自来为人所循诵,以儒家正统,而文章又复雄快爽洁,为学儒学文必读之书,注家汉有赵岐,宋有朱熹,至清交循孟子正义出,笺证之学备矣,而于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