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张东荪是我国现代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政论家。书中第一部分是“知识与文化”,系在燕京大学授课时所写。第二部分是“思想与社会”,系出狱后半年所写。本书主要通过这两部分的集中阐述来说明所谓民主主义不是一个政治制度,乃确是一种有特色的文明,就文明全体来说,当然亦把政治制度包括在内了。这种文明之特色又在于其自身能常有进步
《诸子通考》是对晚清民国学者孙德谦著《诸子通考》手稿(《诸子通考》曾有宣统二年江苏存古堂排印三卷本)进行整理,包括标点和校勘。孙德谦《诸子通考》是用中国传统学术梳理诸子流变,建立诸子体系的积极尝试,是民国时最重要的诸子学研究著作之一。《诸子通考》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总论,一是专论。总论以《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
本书系统介绍了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中西方心理测量思想和方法的发展历史、心理测量的基本后果、心理测量的应用原则等内容。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文化巨匠,其思想文化之精髓已深深扎根于广袤的民族文化沃土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朱子文化,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本书为朱子文化的普及图书,旨在为广大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一
本书从总体性视域的角度对哈贝马斯的理解思想进行多学科系统分析,通过这一综合性研究路径,阐述哈贝马斯理解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理论范式演进,并从哈贝马斯理解思想的语言哲学维度,即针对理解的交往性资质前提研究、理解的实践哲学维度,即对于理解的有效性要求研究,以及对理解的社会互动论维度进行深入探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社会
本书是作者高卡沙个人解读《论语》的文集。作者研究论语多年,本书旨在以现代的语言解读《论语》,尽力还原作者心目中《论语》的本义,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论语》中包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书稿以《论语》的篇目为总线索,逐篇进行了释义,在追寻本意的前提下以现代的思想对其做了深入的思索,比照现在与当时的社会现状,试图探究《论语》精神千
本书将回忆录、病例史和对新疗法的描述交织在一起,解剖了抑郁症这门仍然相当年轻且充满麻烦的科学;并且讲述了全球心理健康领域的多年发展史,强调了一系列可扩展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学先驱们是如何站上心理健康革命的前线的。
"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自先秦至近现代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共四十七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阐述了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从早期阴阳五行说到清代戴震,对中国哲学自诞生到演化的时期作了梳理;下编回溯近代中国哲学的演进,考察从龚自珍的哲学到现代哲学家的思想脉络,阐述了在社会背景变迁下中国哲学在内容和形态上的变化。全书各章节脉络清
应天老师以《周易》经典追源溯流,尽力还原其古早面貌,去粗取精,摒弃糟粕过时之物,结合现代社会实际,创新性地将《周易》每卦都串联成一个故事,并赋予每个卦、爻特有选择方向,旨在促使读者在明晰卦、爻哲理的同时,进行智慧的选择,进而指导生活工作实践。本书是应天老师在网上直播授课讲义基础上,经过多次课程实践,反复增删打磨而成
间隙是有意识的决定和行动的特征,理性只能在间隙中发挥作用;理解行动中的理性,关键是理解间隙与向上适应指向的关系.约翰·塞尔界定了实践理性经典模型的六大主张,分析了它们为什么是错误的,并争锋相对地提出了他自己的实践理性理论。他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只有非理性行为才由信念和欲望直接引起,例如,由痴迷或成瘾而引起的行为。就理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