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科学:历史动因与未来愿景》一书考察了认知科学中具身性问题的历史动因,旨在揭示认知科学具身性进路存在的方法论问题,指出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具身认知科学必须摒弃轻视哲学这一固有偏见,以一种开放性的视角将对心身关系问题的关注转化为对心智起源问题的研究。同时,作者展望了具身认知科学的未来愿景,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跨
《见识》是硅谷投资人、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首部认知升级类著作。吴军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因此在书中,他将自己的经历和身边那些时代先行者的经验,以鲜明睿智的方式阐述出来,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值得深度思考的看待世界与看待问题的视角。《见识》首版问世7年来,销量已逾百万册。
《潜书》是清初思想家唐甄的子学著作,全书97篇,阐述了唐甄的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唐甄是清初的重要思想家,有学者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清初四大家”。唐甄有鉴于明末政治腐败和农民起义的教训,政治思想上批评封建专制思想,关心民间疾苦,提出“省刑”“富民”等政治改革主张;学术思想方面,反对空谈心性,强调事功,有一
本书从应用者的视角,详细介绍了追踪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交叉滞后模型和潜在分数变化模型等。同时,结合追踪研究的最新进展,本书简要介绍了密集追踪数据分析方法的新发展,并就模型选择、测量时间间隔、样本量、个体内变异与个体间变异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本书对法语世界的孔子形象“注视者”对孔子文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历时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法语世界孔子形象形成的背后原因和影响因素。本书的研究对主要法语国家的孔子文化研究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以多元视角对法语世界的孔子形象进行历史考察和现实定位,既丰富了“孔子的海外形象”研究,同时全面系统整理了儒家文化在法语世界的影响和
丛书本卷聚焦于现代英美政治哲学,即1900年以来一个世纪的英美政治哲学。如伯林所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的英美政治哲学几乎没有可读的著作。当代政治哲学成为热点是在1971年罗尔斯《正义论》出版之后,如潮水般的批评与讨论掀起了当代政治哲学的热潮。不过,在罗尔斯之前的英美政治哲学家中,还有实用主义、伯林和哈耶克值得书写,
本书从生命演化的源头出发,探索了心智从无到有的复杂发展历程,用17种心智的故事,就勾勒出一幅横跨30亿年的心智演化的宏大图景。本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最早的心智,即分子心智,第二部分讲述了神经元心智,第三部分讲述了模块心智,第四部分讲述了超级心智。
本书讲述了如何识别讨好型人格的典型特征,并提供了具体的方法与策略,帮助你逐渐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边界,还讲述了如何学会拒绝,如何坦然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与感受,以及如何建立与他人的平等关系等。
本书是青年作家韦娜的一本治愈系文章集,书中的优美文字和深刻哲理为迷茫者提供希望。通过作者亲身经历,书中解答了许多时间无法解答的人生问题。这本温暖的书籍特别适合女性阅读,尤其对那些感到焦虑、纠结或担忧的读者而言,它能帮助她们找到方向,走出人生困境,活出最好的自己。
本书由两部分构成,前导读,后注释。导读部分概述了马一浮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等,注释部分对《泰和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进行字句注释及分篇解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感受一代儒宗的大师风范,进而认识中国学术精神,建立学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