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高校再次兴起了建立新学院的高潮。关于成立和调整院系的决策,是高校最重要的决策事项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高校开始改变“校一系”二级管理体制,在系和研究所(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学院。在组建学院过程中,一些学校出现了学院设置分合难抉、学科重复等现象。本书以马奇(JamesG.March)等人提出的垃
在高校开设思政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事业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回溯这一发展历程,延安时期的探索和成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时,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深入,在高等学校逐步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的政治理论课程。那么,这一时期的政治理论课缘何产生?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过程?其领导体制、课程
本书聚焦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路径,系统探讨了数字技术如何在推动教育协同中发挥结构性作用。全书立足于我国“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政策导向,回溯我国协同育人的历史传统与制度演变,综合借鉴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实践经验,提出以技术赋能为核心驱动的协同育人数字生态构想。全书通过构建理
在知识生产模式加快转型、城市竞争不断升级、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一流大学与发达城市携手“联姻”现象层出不穷。新型大学组织正是大学与城市以新机制新模式合作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不同于传统大学的高等教育样态,新型大学组织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载体,有着特殊的组织形态、办学模式和功能使命,扮演区域知识创新
本书就“大思政课”,以及“大思政课”视域下“社会大课堂”的科学内涵进行多维阐释。本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阐述了如何善用“大思政课”,具体内容又可分为5个方面。第一方面主要包括第一章,分析了善用“大思政课”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展望,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前提。第二方面主要是第二章,从多维度探讨“大思政课”的科学意涵。第三方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平安中国与社会治理领域报告》以新形势和新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平安中国与社会治理领域需求为导向,全面分析世界公共安全领域的发展状况与先进水平;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科技水平的发展,提出面向2040年的平安中国与社会治理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与总体架构,各子领域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与重大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健康中国领域报告》在综合考察全球医疗工程科技的最新进展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健康中国战略,提出面向2040年健康中国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与总体架构,各个子领域的重点任务、基础研究方向、重大工程与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并对需要重点部署的基础研究方向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医药卫生领域报告》立足国家战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分析世界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态势,聚焦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和社会发展愿景与需求,提出面向2040年中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与总体架构,各子领域的重点任务、基础研究方向、重大工程与重大工程科技项目,以及工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综合报告》立足大科学时代人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工程科技的体系性创新需求,以“愿景驱动、主动塑造更加理想的未来”为出发点,系统分析了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大势,深度描绘了2040年中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愿景。本书基于中国工程科技2040技术预见成果,提出工程科技关键技术与颠覆性技术,论证提出了面向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土木、水利与建筑领域报告》在系统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需求,提出面向2040年中国土木、水利与建筑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与总体架构,各子领域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与重大工程科技项目,以及工程科技需求牵引的基础研究方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