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dolfSchieffer(鲁道夫·希佛)是德国最着名的中世纪学者之一,他以简明的语言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专业知识,在300页的篇幅内描述了700–1200戏剧化的几个世纪。自7世纪以来,欧洲的异教地区不断基督化,在814年查理曼大帝去世以及法兰克王国崩溃之后,伟大的帝国开始建立。在西半部形成了现在的法国,东法兰克王国
本书为楼宇烈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丛书》之一。《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全书由55篇独立的散文集结而成,其文冷峻犀利,气势磅礴,于先秦诸子独树一帜。本书中对人性观察、对人心揣摩非常深刻透彻,且其以法治国、公平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想要获得的自由和幸福,还有想实现的梦想,都必须靠我们的真本事去争取,否则只不过是幻想。但有多少”本事”该去学呢?能不能只学一种本事就够用?经过多年的研究,确信有一种专业技能能直接影响我们一生的成就,它就是高效。高效就是无论做任何事情,效率更高、效能产出更好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
本书选入的是梁漱溟人生哲学专著之外谈人生感悟的小文章,大致分为对人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对人生具体问题的看法、对人生角色和时段的看法四个部分。一般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梁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悟人生真谛。
本书作者在追寻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有幸结识了印度瑜伽大师萨古鲁,并与萨古鲁共度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本书记述了作者与萨古鲁相处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每天在万籁俱寂的午夜,他们会在无人小岛的篝火旁讨论生命、死亡、命运、成长等人生课题。与萨古鲁的谈话不仅带给作者新的领悟和内心的平静,而且在对谈中,萨古鲁也回答了一些每个人都会感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阳明心学的基本概念。比如:天理,至善,良知,道心等词的具体含义,并且选择传习录中的比较经典的段落进行解读。解决大众对心学内容的困惑,如何为良知,何为致良知,何为天理,何为至善,心学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学习心学有何意义等。
本书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对对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总结出人生寻找幸福,遇见幸福的方式及感悟,全书语言优美,寓情于理,娓娓道来,劝导读者在生活中如何拥有豁达的心胸,面对不尽如人意的境况时如何依然能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境。本书从人生、情感、职场、自我成长等多个方面对幸福进行了全面解读,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建议在每一
本书记录了作者的自身的一些生活感悟,通过自身的工作、学习经历,领悟出来一些对年轻人比较有指导性的生活哲理,通过一些质朴的语言,教会人们如何去面对生活,面对日常,如何化解压力,如何对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正能量。教会年轻人回馈父母,回馈家庭,用所学的本领回馈社会。让人们看淡得失和名利,学会自我调节,教会大家做一个善良、正直
"以拉康和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从内在精神切入,马克思主义从外部客观着手,分别为学界提供了两个极其重要的认知架构、研究策略和问题意识。通常看来,这两门独具阐释力的理论话语似乎难以交通,但在理论史上,仍然不乏做出如此尝试的学者。本书以拉康一派的精神分析文论及其马克思主义维度为研究对象,从“文学何来”“文学何是”“文学
丰特奈尔(BernardLeBovierdeFontenelle)法国哲学家。1657年2月11日生于鲁昂;1757年1月9日卒于巴黎。著述涉及数学史、数学哲学和科学哲学,最著名的著作《关于宇宙多样化的对话》,于1686年出版。丰特奈尔于1691年被选进法国科学院,1697年起为法国皇家科学院常任院长。尼采说,“有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