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泰(1888—1979)为现代学术思想大家,毕生致力于先儒哲理之学,尤精周秦诸子,下及宋明理学,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成一家言。2021年末,《钟泰著作集》出版。今次分批出版单行本,以应大众之需。第一批包括《中国哲学史》《国学概论》《理学纲领》《古诗讲义》四种。1929年,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出版十年之时,钟
钟泰(1888—1979)为现代学术思想大家,毕生致力于先儒哲理之学,尤精周秦诸子,下及宋明理学,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成一家言。2021年末,《钟泰著作集》出版。今次分批出版单行本,以应大众之需。第一批包括《中国哲学史》《国学概论》《理学纲领》《古诗讲义》四种。《理学纲领》凡十二目:正信、尚志、知本、辨义、居敬、格物、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作为这样一门课的教材,本书的目标就是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全书共分14章,在系统而全面地阐述普通心理学所涵盖的重要领域的经典及前沿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注重国内心
本书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整个印度教的瑜伽传统进行了梳理,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瑜伽的概念、流派、源头和年代史进行了一般的交代;第二部分按照思想史的演进顺序,从印度经典文献中的瑜伽思想、代表性人物的瑜伽观点、重要的瑜伽流派、各种瑜伽修习方式等方面,呈现瑜伽思想几千年来的发展脉络,以及形形色色的瑜伽理论与修习。
工匠精神,对于个人,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对于企业,是守专长、制精品、创技术、建标准的企业文化;对于社会:是讲合作、守契约、重诚信、促和谐的社会风气。本书以工匠精神的内涵、培养和教育为着眼点,深入阐述了工匠精神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的巨大意义,全面介绍了培养工匠精神的理念与方法,展示了工匠精神带来的
谪居龙场,顿悟圣道;巡抚南赣,平匪诛藩;回乡守制,光大心学;总督两广,保境安民。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他无疑是一位左手执书卷,右手持宝剑的豪杰,也是一位可称为哲人与英雄的儒者。他那历经千辛万苦而悟得的宝贵思想,是切实可行且充满生命力的,故而,能
本书在学术思想内容及研究方法上的总特点是:其一,实证性与学理性兼具。研究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实证材料以及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形成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的运作规律及其特点的整体性认识,超越以往相关研究单面性、碎片化的局限。其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以有效性为导向,着重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特点与实践
本书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优势学科项目“数字化审美与数字美学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9BYSJ64)的最终成果,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美学理论话语建构研究”(批准号19BZW027)的中期成果。本书聚焦数字化时代的审美实践与数字美学研究,对数字化审美的前世今生、虚拟现实、元宇宙、人工智能技术等影响下的数字
城市主体与以往抽象的主体思想不同,城市主体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改造空间的实践活动。城市作为人改造自然的实践产物,对其的改造过程体现了人运用客观规律并进行空间实践的主体力量。与此同时,人在改造城市的过程中,将部分本质转移于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广场等客观对象,作为实践产物的城市反过来承载了人类意愿、记忆与情感,进而影响了城市
本书主要围绕图像的现象性问题,依据可见者与不可见者的关系视角,对法国新现象学的两位核心人物亨利和马里翁的图像理论进行深度阐释和反思,并一般性地考察图像的可能性模式。著作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一般性地讨论亨利、马里翁与图像现象学的问题;第二部分(第1-2章)主要讨论图像化时代的可见性逻辑及其对自我、他者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