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专家文库》丛书之一,共收录了作者研究人民主体思想的论文30篇,从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时代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引领和政治保证3个方面,勾勒了唯物史观中国化的大致轮廓,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当代表达”“人民本位的发展主体观”“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结构”等创新性观点
本书通过横向与纵向视角对政治道德进行审视,从历史语境中对政治道德进行学理分析、并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道德的建构问题。书稿展现了政治道德的学理空间的可视化、层次性、立体感的存在,进而思考了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立体感”。政治道德中,如何处理“伦理之公”与“道德之民”一直是学术难题,而本书稿则以现代学术眼光,
本书为方以智及其桐城方氏学派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的论文集,是该领域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其内容涉及方以智著述的辑佚考证,包含了对方以智以及方氏学派的学术思想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对其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地位、影响以及现实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与总结,对创造性转化该学派的学术成果的探讨,展现了其作为安徽历史文化遗产重要内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孟子字义疏证(平装)
《荆楚文库熊十力集》共分八册,搜集了新中国成立前熊十力撰写的著作、书札、论文等。本次整理精选底本,重新加以校理;补充校本,进行了细致校勘;搜集亡佚,展现了更多稀见资料。《熊十力集》集学术性、资料性于一身,对于研究熊十力的哲学思想与学术历程具有重要价值,对传承荆楚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宗教中国化系列之一。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后世的基督教哲学可视为他的思想的一系列脚注。中国哲学中,虽然在先秦时代,“上帝”“天”“帝”有人格神的意味,但要么只是众神当中的主神,要么逐渐褪去其人格性而由天命、天道、天理,一步步变成人内在的天良,最终收缩为人的良心,甚至把良心当天心,“天”隐退的过程也就是“人
本书旨在对当代科技伦理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实际案例和数据,对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本书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当代科技伦理问题概述,第二章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研究,第三章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研究,第四章网络
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做人是天下第一等学问”。立德先立业,做事先做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做人开始的。本书作者杜一礼从“人”字的写法说开去,阐释了我们应懂得的做人哲理,包括自身修养和美德、人际关系营造和维护、做人做事的方法、自我的提升和突破等各个方面,高屋建瓴,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我们介绍为人处世的智慧。阅读本书,可以提高我
《朱柏庐治家格言》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事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作者郭文斌就治家格言进行解读,充分发掘《朱柏庐治家格言》中的精要之处,特别注重解读格言中符合现代社会价值的内容,这些解读对于当代读者修身处事很有启发,可以说书稿是一部传播传统文化,又有较好现
“东方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与西方哲学不同之处在于,西方哲学具有毋庸置疑的合法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东方哲学的研究和教学,更多是”东方”区域范围内哲学思想的教学,区域范围存在争论,哲学思想也经常是不连贯的,仅仅是根据历史发展的顺序、地理区域的空间转换进行写作和讨论。其内部又被分成了不同的区块,因此很少有哲学教师能把东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