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学》由济南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付资出版,济南传统文化研究会每年举办一次“经典诠释学”学术研讨会,依据大会提交的论文结集出版,每年出版一辑。本辑是对荀子、孔子及其思想,以及各时代关于儒家思想论述的经典诠释,全书贴近理论研究前沿,所收论文学术价值较高,既有对荀子、孔子思想的直接解读,也有基于《论语》、儒学、《大学》以
本书系浙江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重点项目(21HQZZ002Z),是在作者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书以浙江古代道教方志为研究对象,将方志文献研究和文学研究相结合,且运用目录、版本和文献学方法进行考证和辑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本书对道教方志的内涵与外延重新做出界定,对存世和存目浙江道教方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
老子说上善若水,懂得什么是真善,行事才能利人利己;老子说知止不殆,凡事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老子说自胜者强,能不断地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字字珠玑,句句精华,蕴含着大智慧。成语是中华文化中很别致、很迷人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短小精悍,寓意精妙,易于学习与
本书在系统阐释经典认知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信息与信息加工的本质,详细介绍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新课题、新成果、新手段,如人工智能、脑成像、眼动等。本书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语言和言语等各种重要认知过程进行了详细讨论。包括绪论、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
本书的研究内容围绕人类空间认知与空间导航能力展开。研究目的之一是研究人类在环境中维持方向感、自我定位、记路和找路能力的认知规律。研究目的之二是想要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个体之间空间导航能力的巨大差异。全书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是围绕造成空间导航能力的差异化原因展开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第二章主要是围绕空间认知的神经科
晚明以来,阳明学常被批评为空谈心性、不务实行、重“尊德性而”忽“道问学”。这并不符合阳明学派的历史原貌。阳明学派中有许多博综群籍、注经撰史和重视知识的学者。他们的知识实践绾合阳明心性之学与读书博物、经史博学。作者在总结阳明学人知识实践与成就的基础上,重点从经世知识、游艺之学与经典注疏三个方面考察阳明学派的知识学特点。阳
本书运用符号学、象征人类学的理论,阐释民族神话记忆中赛会符号的象征意义。作者以哈尼族长街宴作为一个具体的、清晰的、看得见和摸得着的研究案例,在田野调查点的基础上,围绕其来历、活动中的民俗事项及歌舞表演等叙事情节进行诠释,深描各种象征符号在社会情景中表征的内涵,为相关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用提供学术指导和建议。
书稿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结项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本体论和功夫论为主线,对马一浮著述中的儒、佛会通思想进行细致梳理。在中国近现代的儒者中,马一浮是对儒、佛思想进行会通较为显著的一个,其所达到的圆融程度十分突出,但学术界还没有对其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书稿经由对马一浮儒佛会通思想等内容的论述,认为其始终把通过
本书是一部较为综合的逻辑思维训练集,将思维训练融入了各类有趣的情境分析中,旨在对读者进行全脑逻辑思维训练。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寻找规律、图形想象、逻辑推理、横向思考、智巧对策、语言谜题等多种类型,熔创造性、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有助于帮助读者提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以及判断能力,增强思维的发散性与缜密性,此外,
本选题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学者辜鸿铭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百年、声名远播的英译著作。本选题不仅再现了《论语》的风格,生动地展现中国经典的魅力;还引用西方著名作家的话来注释解读和横向对比,内容充实。作为一本面向世界读者的译本,可以让读者能自然轻松地走进中国传统儒学经典。作者学贯中西,译文和注释对当下读者依然具有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