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北宋学者司马光的四种著作:《孝经注解》《温公易说》《司马氏书仪》和《家范》。司马光以史学、政事闻名,实际上他在儒学上亦有所成就,是朱熹所称道的北宋道学六先生之一。本书所收四部著作便是对《易》《礼》《孝经》等儒家经典的阐释发明,既有对经典本身的解读,也有基于经典的经世致用之作,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司马光的学术成
龟山先生即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杨时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为程门四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是宋代理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代表性人物,在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是朱熹,其源头则是北宋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杨时作为宋南渡洛学大宗,将二程学术思想带入东南,成为理学南传的鼻祖。杨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
《康斋先生文集》十二卷,附录一卷,明吴与弼撰。吴与弼学宗程朱,却不以阐述、发挥理学概念为务,而是致力于践行理学家的道德规范,一生贵乎力行,不轻于著述,学之所得自集为《日录稿》。弘治元年,吴泰出守抚州,将吴氏所遗诗文及其自集之《日录》裒而成集,名《康斋先生文集》,于弘治七年刊行,这是最早的吴氏文集,后又有正德十年刻本、嘉
清李清馥撰,共九十二卷。此书考证闽中理学渊源,谓杨龟山载道而南,传罗豫章、李延平,集成于朱子,成就程朱理学建立之功。元明之际,闽中理学由蔡虚斋、陈剩夫诸贤讲学倡述而成一时之盛,中明之后理学后继乏人,沦为末学。自序中阐明其梳理理学在闽中的传衍源流,弘扬先贤学术之宗旨。此书编例不按年次,而以所考人物师从派系确定序例,首推学
本书所谓的反美学,不是反美学本身,而是反传统美学。它反的不是美学,而是人们对于美学的歪曲。而它所要构建的,则是在更为根本的意义上的一种真正的美学。由此,作者深刻揭示了当代审美文化中所蕴含的美学观念的变化,并且从现状研究(传统审美文化的自我放逐)、文本考察(文化溃败时代的寓言)、社会省思(千年未遇之历史巨变)、条件辨析(
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令人不堪重负,我们是否仍需要保有一颗天真的心?要知道天真并不是无知或幼稚,而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好奇,是一种发现美好事物的敏锐与感知力,也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关怀。天真是一种能力,它让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去理解、去与他人产生联结。 在本期《呼吸》中,我们将邀请你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是否总在与他人
曾经的创伤性事件不会轻易地随我们记忆的长河慢慢远去,它们会变成河底尖利的碎石、水面刺眼的波光,以及崖边骇人的水声。而站在河中的我们只能重温着那些过去,无法抑制地在精神和躯体上做出反应,就好像那些事件仍在发生。 创伤是一种身心上的体验,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双重影响,因此创伤后应激障碍不仅是一种心理问题,也是一种与躯体密切
本书是一部详解100个实用心理学基本常识的口袋指南,涵盖了潜意识、人格分析、情绪处理、人际交往、自我疗愈等话题,全方位覆盖你的生活,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即读即用。心理咨询师陈琳在讲解基础概念的同时,也提供了实用的心理策略和生活建议,帮助你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处理棘手问题,安顿好自己的身心。 人生无须大道理,
本教材紧密围绕加强大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建设这条主线,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创新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工作内容,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以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为主途径,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创建隐性思政课堂。本教材共十章,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长胜思维是一种简单却影响深远的思维模式,是对过往时代的反思,也是通向新时代的阶梯。现在,我们正处于快速变化的潮间期。今天我们面临从气候变化到工作焦虑等许多问题,都是短期思维带来的结果。那些突发性新闻事件和大趋势压迫着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迫使我们通过短期思维做出反应,而极少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长胜思维通过提供一个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