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章太炎嫡孙章念驰先生有关其祖父晚年经历与学术的一部新著,详细阐述了北上见张、吴中讲学、迁居苏州、讲学办刊、晚年生活,章太炎与抗战、晚年学术、身后哀荣、晚年评价等九个方面。学界多关注中年以前尤其是辛亥革命之前的章太炎,而对于晚年章太炎了解不足。本书以1932年至其去世作为章太炎的晚年,结合章氏弟子的记录和作者家中留
本书以清代乾嘉吴派学术的代表惠栋之易学研究为主题。惠氏家族三代传《易》,惠栋可谓是清代汉学派《周易》研究第一人。全书从惠栋家学渊源讲起,说明他如何通过师法的方法论,从理学传统转进至自己的一家之学,树立起汉学旗帜。惠栋将《易》之根本追溯至汉儒提倡的元即太极,又将作《易》之宗旨定位到与人之性情息息相关的赞化育,而深剖这些微
本书研究中古美学吸摄、改造佛学般若智慧,从而在文化开放格局下实现美学复兴与崛起的流变历程。聚焦美学变革与转型的核心问题,精细勾勒了中古时期本土美学与佛学般若思想交遇、互渗而完成中国化转进的奥秘;揭示了中国美学经验、思维、观念与生命践行的时代韵律,对中国美学体系化、自主化建构凸显的精神张力、智慧特质和时代运势,从知识论、
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选《庄子》中近百个经典文句,以现代人的问题意识与关注的话题点导入,总结出有用与无用、自由与有待、同与异、梦与醒、工具与机心等88个关切点,配以注释、译文、解说,帮助读者在充分理解原典的基础上汲取思想活水。既回到庄子生活的战国乱世理解《庄子》,又以《庄子》思想观照当下社会与人生,处处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本书选《老子》中富含人生哲理的金句,以充分的译注和精要的阐释呈现老子思想基本内涵,让《老子》入门有抓手,进阶有层次。原文充分参详了多种《老子》版本,搭配了白话译文和疑难字词注音注释,阅读门槛降低;阐发立足《老子》本义,结合先秦各家子学对比探讨,征引中西现实案例譬喻说理,深入浅出又常读常新。采用小开本精装,图文并茂,双色
作为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家洛伦佐?瓦拉的代表作之一,《〈君士坦丁赠礼〉辨伪》因首次通过语文学的方法成功揭穿了基督教历史上最恶名昭著的谎言而被载入史册。这篇演说辞以其新颖的论证方式成为西方考据史上第一个将语文学应用于史学研究的伟大范例,得到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本书是《〈君士坦丁赠礼〉辨伪》的直接译自拉丁文的中译本,
里特尔(JoachimRitter)、格林德尔(KarlfriedGrnder)、加布里尔(GottfriedGabriel)主编的《哲学历史辞典》(HistorischeWrterbuchderPhilosophie),凡13卷,耗时36年,是哲学概念史研究的扛鼎之作。该辞典援引精确例证,指示文献出处,揭示诸哲学概念
《中国审美理论(第五版)》将审美问题放在人文价值科学的层面上进行探讨,试图以西方学说为参照坐标,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背景出发,创构出具有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审美理论,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对西方的相关学说进行了吸收和同化。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体现了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统一,思辩与实证的统一。书中阐发了儒、道、释相关思想的积极因素,
我们生活的时代,无疑是一个创意满天飞的时代,而人人都认得出好创意。比如,印刷机、铅笔、抽水马桶、电池、互联网、GPS、Google这些都是绝妙的创意。然而,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被喻为科技界的达尔文的史蒂文·约翰逊在《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中,提供了深具启示意义以及有理有据的答案。 史蒂文约翰逊以富有感染力、包
《孟子集成》十四卷,元代吴真子撰,辑录朱熹《四书集注》《论孟集义》《朱子语录》《四书或问》、张栻《孟子说》、黄榦《孟子讲义》、蔡模《四书集疏》、赵顺孙《四书纂疏》等八部著作而成,在汇集朱子及其后学对四书的诠解、方便学人研读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贡献,是元明以来学人研求四书学的基本资料。此次整理,以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元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