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文化中国:传承与汇通丛书之一,作者选择德国思想家赫尔曼·凯泽林及其世界旅行、感性哲学观作为研究对象,以侨易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重点考察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作者认为,凯泽林的感性哲学观赋予了中国知识一定的主体地位,且进一步培育了中国文化进入德国文化的土壤,凯泽林的贡献在于围绕中国文化资源建立了德国话语式
本书是两位日本学者对《老子》《孙子》两部中国传统经典的创新性解读。 《老子》是以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高度凝练的哲学著作,《孙子兵法》则是主张将人的作为发挥到极致的兵书,本书既是把两部经典的代表性观点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有助于读者更透彻地看到《老子》《孙子》各自的思想,而且还能发现二者碰撞出的新的观念火花。 书中共用
本书为曾仕强教授国学经典很容易系列之一,另外还有《道德经真的很容易》《易经真的很容易》。
正念适合你吗? 为什么冥想对年轻人很重要? 如何洞察头脑中的多种念头? 怎样更好地活在当下? 如何通过正念减少生活中的痛苦? 怎样用正念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在面临入学、人际、职业等方面的抉择时,如何用正念做出正确决定? …… 一种独特的正念方法(Koru)解答如上疑问,帮你清晰而自信地度
人的心灵犹如一间仓库,需要时常打扫和维护,拂去心灵上的尘埃,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掌握静心的智慧,便能摆脱所有的喧嚣与无奈,让自己活在一个无比清新的世界里。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社会,以静心的智慧感受生活,给焦灼的人生寻找一片宁静的栖居地,找回迷失的自我,感悟生命的真意。 《静心的智慧》一书融合世界心理学大师阿
本书从理论层面全新阐释中医阴阳理论的现代观,认识到了阴阳的物质基础即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将中医理论中抽象的阴阳概念与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从全新视角认识和理解传统中医学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并以此指导临床实践及研究,
《感性学的重构当代德国美学研究》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当代德国美学并原创性探讨当代感性学的著作,是作者多年研究当代德国美学前沿理论的成果。作者旨在回归美学的原初涵义感性学(Aesthetics),在美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应对形而上学危机与新艺术形式对传统美学的挑战,重构当代新感性学。《感性学的重构当代德国美学研究》分为
《游定夫先生集》六卷,是宋儒游酢的文集,为清人编辑成帙。编者于卷首收录游氏本传、年谱、墓志、诸儒论述。卷一为《论语杂解》,卷二《孟子杂解》,卷三《中庸义》,卷四《易说》《诗二南义》,卷五录二程先生语,卷六遗文、遗诗,卷末为附录。宋人杨时称游氏有文集十卷藏于家,又称于文集外有《中庸义》一卷,《易说》一卷,《诗二南义》一卷
《桴亭先生文集》是明末清初理学家陆世仪的文集。陆氏文集历史上曾多次编集刊刻。目前所见最早的刻本为康熙五十三年(1714)张伯行正谊堂刊《陆桴亭先生文集》五卷。后太仓叶裕仁抄得张刻不全本,又多方?L辑,编次为《文钞》。同治九年(1870),合肥蒯德模选录叶抄,刻于太仓安道书院,计《文钞》六卷、《续抄》一卷。光绪九年(18
《中国老学通史》是第一部对整个中国老学进行贯通性的全面系统研究的多卷本著作。全书以不同历史阶段为单元,全面总结老学历史的和逻辑的发展进程,深入分析并提炼出不同历史时期老学的理论创建和思想特点,揭示其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深刻联系,阐明中国老学的思想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宋元卷》重点揭示老学与理学、宋学、新道教等思想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