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丛书一共12册。小学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分上下册。一至四年级选编古诗词40首,五年级选编古诗词50首,六年级选编古诗词60首;一、二年级选编小古文10篇(段),三至六年级选编小古文20篇(段)。选篇涵盖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所有古诗文,还新选了200多首(段)经典篇目。本书由崔峦、方圆主编,由古文专家、诗词研究者、
本书从文学名著中选取100个景物描写范例加以讲解,归纳为景物描写的10个角度和诀窍,并佐以100个运用样例,提示中学生作文景物描写时对要点的运用,由此引导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展开。
中学生的作文课——中外名著中的精彩景物描写2(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教你怎么写作文,100个范例 100段讲解 100个例句
本书指向思维提升的高阶课堂三种实践样态。即问题解决、任务驱动及项目学习范式,它们是基于当代教学理论且结合科学概念特点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变革课堂。高阶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策略体系,汲取了当代教学理论精髓,结合概念特点,提炼出高阶课堂基本特征、设计原则、样态结构和学理解读、应用策略和典型范例等,从理论、样态、分类到实践,体系完
本书立足于中国场域中的课程改革现状,聚焦课程改革中伦理危机、道德规范和价值关怀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课程改革观照公共善的解决方案。立足于社会学与伦理学的视角,作者层层递进地阐释了从权力伦理到制度伦理再到秩序伦理的伦理追求,创新性地探索了课程改革在契约精神指导下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育人环境。
清代河湟地区在行政上基本实现了内地化,各民族交往频繁,文化互动类型丰富。本书以官方正史、地方史志、私家著述和档案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清代河湟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研究,探讨了该地区族际交往、文化互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指出交融性而非区隔化是其文化发展的核心特征。国家意志、地方利益和民族诉求的趋同促成了清代河湟地区各
《小书虫·牛津英语分级读物7级》包含8册英文读物及1册译文手册。8册读物分别为:《危险的虫子》《奇妙的虫子》《救我们出去》《产品制造大揭秘》《洪水救援》《水的奥秘》《寻琴记》和《声与乐》。读物讲述了兄妹俩本、罗茜和他们家人的冒险故事。本和罗茜有一个科学家爷爷,爷爷发明了一个叫小哐啷的机器人,以及一辆可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