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梅洛–庞蒂(Merleau-Ponty,1908—1961)在法国Gallimard出版社出版了《知觉现象学》。本次影印的是1945年版的1972年重印本。
《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作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版《康德全集》第五卷于1908年出版。1968年,德国德古意特(DeGruyter)出版社重印了该书。本次影印即依1968年的德古意特版。
《纯粹理性批判》1787年版,作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版《康德全集》第三卷于1904年出版。1968年,德国德古意特(DeGruyter)出版社重印了该书。本次影印即依1968年的德古意特版。
1739—1740年,休谟(Hume,1711—1776)出版了《人性论》;1888年,塞比-比格(Selby-Bigge,1860—1951)编辑出版了新版本,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次影印的即是1888年版的1960年重印本。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国学经典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宏大且内容丰富的家训,开“家
本书从独创的团体治疗技术“述梦”出发,进入关系层面,扩大到以整个社会为视角去理解和调节团体关关系。本书围绕作者提出的三个创新性的概念展开:(1)述梦。述梦是一种与伴侣或家人分享梦的方法。通过述梦可以探索梦者的无意识信息如何被传达,并帮助容纳情绪困难。(2)关系障碍。作者没有将功能失调的行为模式定位在个体心理问题中,而是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成果。老字号工匠精神使得人类在制造文化演进过程中的任何阶段都可保有双重维度性,其传承发展的历程事实上就是一种“文化记忆”逐步成长为“文化认同”的过程,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或空间条件下,其发展类型、动力机制、建构特点有所异同,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本书以文化记忆理论为框架,对中国老字号的工匠
本书是“名师大讲堂”中的一本,从中西美学的比较和认知入手,从美学原理到艺术的方式;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到美学的自身追求;从艺术大师到当代艺术;从潘天寿艺术思想的当代意义到审美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本书用散文式的写作方法,将当下最具普适意义、最经典又最受关注的美学与艺术话题收入本书,采用专题式的写作方式,内容丰富、可读
本书共十二卷,前九卷分别列了十天干,每天干以日为主,以月为核心,时为辅;后三卷记载了大量的评古歌赋。该书总结了命理学二百多年发展的历史,撷取其中的精华,摒弃了一些繁琐无稽的说法,使该领域达到理论的巅峰。
本书以西方各历史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及宗教学者对宗教问题所做的一系列理智性、学术性的探讨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西方种种宗教学说的启蒙性质、内在逻辑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构建了西方宗教学说史的范畴系统和逻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