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对历史、历史观、历史学的全面梳理。铭记历史、传承历史,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从历史中增强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础,更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产生170多年以来,对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解构、重建、反思至
本书是《职业道德与法治》的配套学习辅导,旨在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书共分六个专题,其顺序安排与主体教材一致,每个专题均包含“知识归纳”“学习指南”“生活感悟”“知识检测”等模块。其中,“知识检测”模块包含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多种题型。本书紧密结合
《职业素养》一书遵循相关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旨在加强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围绕“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这一主题进行内容的编排,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职业素养的相关知识,内容涵盖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
全书共分为7个项目,具体内容包括什么是工匠精神,铭记劳模追求、传承工匠精神,铸造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在企业中实践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铸就精彩人生等,本书围绕着工匠精神展开,详细介绍了它的基本内涵、历史渊源、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阐述了如何去发扬这一精神,还有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培养、工匠精神与职
本专著围绕家风家训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进行探析。首先,从社会基础、社会学和文化哲学三个角度对家风家训的元理论做出解释;其次,对家风家训的内涵进行研究,介绍了家风家训的内容、特征和教育功能,并延伸了探析范围,深入解析传统家训文化中的伦理思想;最后,笔者将家风家训文化与新时代结合,在剖析新时代家庭特征及变化的基础上,提
本书是《四书章句集注》中的一部分,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对《论语》的注释,其注释以程氏之学为主,兼采时人之说,承袭、增损改易汉唐古注,通经以求理。
厘清巫文化的祛魅历程,寻本溯源,探求古典教育形成的脉络,有利于挖掘古典教育思想的内涵,阐发其意义。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是先秦时期巫文化的祛魅过程,一是先秦时期古典教育的起源问题,两条线是并行、交叉前进的。先秦时期古典教育的萌发与形成,与巫文化的祛魅这一过程密切相关。本书希望通过研究巫文化的祛魅与古典教育之起源的关系,打开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是范光棣教授于1966-67年夏威夷大学博士论文,是他努力理解维特根斯坦的结果。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和对比他早期和后期的观点来寻求对他哲学概念的一个清晰的理解。他陈述的方法是先对《逻辑哲学论》进行阐述和“解释”,然后在对他后期哲学概念进行详细描述之前,对他早期和后期的观点进行鲜明对比。作者认为,维
本书为才让太、朝告才让主编《苯教研究论文选集》第二辑。作者对2006年至2017年11年间国内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以苯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和总结,因研究人员的阵容进一步扩大、重要史料的发现促进学术发展、对苯教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苯教研究趋于文明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研究、象雄文明研究成为学术热点,论文质量和数
本论文集共收录24篇论文,其中,两篇为汉文,其余22篇为藏文。内容涉及藏传因明的历史演变、文本截至目前,《藏传因明研究》共出版6期,此论文集为第7期。此论文集共收录28篇论文,其中,5篇为汉文,23篇为藏文。其中不少作者为该领域权威或著名的专家。此论文集内容涉及藏传因明的历史源流、文本分析、教学特点,以及藏传因明学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