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将最新统计测量方法及定量研究方法汇集在一起的手册。本书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心理与行为定量研究中常用的一些统计分析技术和软件,使读者对于这些研究方法知识产生基本的了解,以便在自己的具体研究工作中选用恰当的、正确的方法。本书也方便研究者在研究中快速查阅相关知识点。全书由18章组成,分别是因子分析、认知诊断、概化理论
本书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博采众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解证更加精当独到,读过此书,读者读到的不仅是论语及其解释,更是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精神。
《菩提叶彩绘明写本金刚经》是以德国柏林图书馆所藏的明内府刻本《金刚经》为底本影印而成,并插入绘在菩提树叶上的彩色插图55幅,加卷前后版刻线图,共计60幅。此版本的文字采用了姚秦三藏法师鸠摩国什译本,全文5180字,馆阁体小楷,方正庄严,自然流畅,既有欧楷之法度,更有王楷之秀美,显然出自宫庭书手,是不可多得的小楷范本,较
本书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第一章简要说明了写作本书的缘起,以下各章:生命诚可贵——生命教育、爱情价更高——理想亲密关系中的爱和性、书卷多情似故人——学习心理、高山流水遇知音——人际交往以及不以成败论英雄——压力、挫折与情绪调节,选取了与大学生活密切关联的若干方面,试图借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一主渠道,于日常教学中
本书从习惯的定义着手分析习惯的形成及习惯的种类,并就在什么情境下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培养什么样的习惯,给出了思路和指导。习惯教育是贯穿终身的德育,在职业教育中尤为重要。本书先是阐述了习惯的定义、习惯培养的重要原则和习惯之所以养成的前因后果,之后就不同方面的习惯展开,涉及思维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运动习惯、生活习惯、社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这是一部现代人心灵成长启示录。全书42篇文章,分为六个主题:自我觉知、自我和解、打破屏障、人间清醒、调整视角、过好日子。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思考、感悟,告诉年轻读者,要意识到并学习实践自我剖析,进行自我疗愈,实现自我提升。这是一部经由个人体验而写成的帮助年轻人修炼自我身心、好好生活的启示录。清晰地认知自己、
本书稿作者深入青海省多个州县,对青海儿童青少年的基本认知能力、人格和自我认识、情绪和社会性、情绪和学业的发展特点等进行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从不同维度比较教师、家长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分析存在的差异及问题,可以说为相关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作者从民族心理的视角开展理论与实践研
本书是一部解读《易经》的著作。作为儒家的“群经之首”的《易经》是中国文化中集哲学性、科学性、未来性于一体的奇特的著作,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自古以来,注解《易经》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多数都支离复杂,越说越玄,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无缘领略《易经》的博大智慧。谷园先生在本书中则力求简易,从日常生活和工作入手,诠释《易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绪论、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幼儿的社会化、幼儿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幼儿的心理健康、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