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佛道审美本体论、佛道审美修养论、佛道审美境界论渐次展开,以审美本体论为基础和出发点,以审美修养论为中心,以审美境界论为归宿,构筑起佛道美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中和”概念历史悠久、延绵不绝,直至今日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时都体现出对中和的认同和依循,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判断与行为准则,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不仅贯穿中华文化史始终,还渗透到中国诗歌、音乐、书法、绘画、小说、戏曲、建筑等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成
道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指标。儒家文化的内在道德和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指导个体的道德认知和行为。道德概念净脏隐喻是儒家文化遗留下来的、适应本土文化和社会价值、有着重要优势的心理映射能力。探究植根于儒家文化土壤中的中国群体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将成为研究的热点。《BR》本书以概念隐喻理论和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探讨
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着计算机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曾经都很普通,有的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本书为我们讲述了这群普通的孩子怎样一步一步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凌志军
20世纪科学和技术剧变以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和困难(气候变化、核能、转基因生物等)增加了对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后果进行形式化思考的必要性。今天,专家评估和伦理委员会不能成为理解这一进步的社会可接受性和可取性的唯一合法来源。必须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分担责任,不仅在研究和创新项目过程中,也在社会中分担责任。本书从道德责任的角度介绍了负
本书对中华文化经典《道德经》八十一章进行了解读。作者以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为基础,结合其社会经验和人生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道德经》中所蕴含的圣贤智慧与哲理,务求每一个读者都能够较轻松了解一下经典要义,获得教益,能够做到知己、知人、知世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书中的经籍原文取自权威版本,作者力求尽自己
本书根据铃木大拙在美、英各大学讲授“禅与日本文化”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系统考察了禅在日本文化及日本民族性格形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立体阐释了禅的核心特质。是读者理解日本文化、了解禅学不可绕开的重要著作。
本书系对中国传统道德进行阐析发掘的研究专著。通过对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一些重要德目,如“仁”“孝”“忠”“信”“勇”等分别进行深入浅出的义理挖掘阐析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的研究分析,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对传统道德进行取精弃糟的现代弘扬,促进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健康发展进行了较系统的阐析。每一德目一篇
“聪明之书”是艺文志与光尘合作的金句书系列,一套三本。其中《迷人的气质》精选了王尔德180条金句,所选句子皆是王尔德的写作精华,诙谐有趣。《不可言说》精选了维特根斯坦的180条金句,每页一句即是一个哲学命题。这本箴言选集看似寥寥数语,却涉及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众多领域,其中既有自我省思,又有仿佛浩瀚无垠的诘问,令人得
本书作者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本书从著名哲学家陈嘉映先生翻译的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与《维特根斯坦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中,精选180句或文段,以别致特殊的装帧形成一部金句书,带领普通读者进入维特根斯坦迷人的哲学世界。